| |
山东省政协委员姜明 |
义务教育“钱袋”得扎紧
这里,许多代表委员第一次亲身经历我省盛会,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有着什么样的感想,为大会捎来百姓哪些话,如何为我省各项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齐鲁晚报即日起推出专题报道《代表委员新五年》,请他们为您讲述……
目前,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着截留、克扣、挪用等种种现象,因此,在尽快完善制度的同时,如何监督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姜明拟就如何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监管这一问题提出提案。
想要建言献策 很多功课未做
1月12日上午,山东建筑大学老校区的一幢办公楼里,记者面前的姜明很是健谈,这位出生书香门第的女教授,2004年加入致公党,今年被协商确定为政协委员。
“说实话,我在我们党派内部的资格很浅,要真正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我还有很多功课没有做好。”姜明在谈到自己被确定为省政协委员的时候,很谦虚地说,“由于是理科毕业,在加入党派之前,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形式和重要性了解不多。”
在接受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姜明言谈中透露出了对政府决策高度的敏锐性和解读能力。她说:“随着我们国家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主党派的声音越来越不可或缺。现在,我有幸成为新一届政协委员,心里不只是惊喜,更多的是责任。我一定会把握好机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严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多说话,说真话。”
“您作为政协委员,在即将到来的两会上,怎样行使协商、监督和参政的权利?”听到记者的这个问题,姜明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尽管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却代表了民意,民意是不可违的。作为委员本人,更不应把自己当作‘花瓶’。我们从九千多万人中走出来,在社会各方的关注期待下走上两会,毫无疑问是民意的‘传声筒’。”
当年放弃出国 一心服务家乡
姜明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后又在天津财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现为博士在读。说起自己在高校任教的经历,姜明认为是巧合,更是缘分。
姜明的父母均在山东大学从事行政工作,自小耳濡目染,对教师职业有着很深的向往。刚刚
参加工作的时候,姜明在济南一家证券公司工作,期间有去美国工作的一次绝好机会,出于对山东家乡的不舍,在趋附于留学热潮和在家乡实现梦想之间,她最终选择了后者。
姜明最终走上了山东建筑大学的讲台,在多年执教期间,她结识了许多老政协委员,这些委员为我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给姜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当初的选择,也就没有我参加盛会为民代言的机会,我为自己能利用所学知识和平日积累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感到荣幸。”
留心身边民生 提案关注教育
两会召开在即,姜明正在积极地四处征求意见,整理提案。“我今年准备上交大会的提案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事关民生的话题,这也是永恒的主题;另一部分就是利用我的会计学所长,为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管动点脑子。”
一直以来,姜明对身边许多关系民生的事情都留心观察和思考,近年来她想的最多的就是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她说,我省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相关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但是,我省乃至全国仍然存在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目前,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中,专款拨付过程中环节多,存在着截留、克扣、挪用等种种现象,因此,在尽快完善制度的同时,如何监督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两会上,姜明将就如何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监管这一问题提出提案。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些建议正在酝酿,目前尚未形成文字。总之,我会尽己所能抓住这一年一次的机会,多说大家关心的事情。”姜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