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平区化庄村东、京密引水渠的北岸,有白浮泉遗址——九龙池,为1990年公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光绪昌平洲志》记载:“城东南五里曰龙泉山,旧名白浮山……上有都龙王祠,山半一洞,有人梯石而下,初狭渐广,行里许,水声砰渹不敢前。
洞北麓有潭,潭西北泉出乱石间。”龙泉山就是人们现在通常说的龙山。
白浮泉又名龙泉,传说曾有72个泉眼,泉水流量大,以至“水声砰渹”。该泉是历史上相当有名的大泉。据资料记载,元朝时期的北京地区远不是如今这样干旱少雨,而是气候湿润,雨水充沛,白浮泉水十分旺盛。郭守敬慧眼识珠,修建白浮堰,把白浮泉水作为通惠河的源头。明、清两朝对白浮泉也都有文献记载。建国初期,该泉水仍滔滔不绝,沿着龙山东侧的水渠往南流,浇灌着白浮村300多亩的稻田。1959年8月,水利部门勘测白浮泉水的日流量为22.37吨。近几十年来,北方久旱少雨,于是电机井便星罗棋布了,地下水位逐年降低,以至泉水几乎断流。
在全国范围内,以九龙池命名的水域很多,远有云南玉溪的九龙池,近有昌平城西北昭陵村南的九龙池。而龙山北麓的九龙池与众不同,约与700余岁的白浮堰同龄。
九龙池在龙山北侧偏东,为东西向,呈长圆形,现有面积约300平方米,周围环以茂密的柳树。池旁靠山脚处有座亭,亭为三间起脊覆瓦样式,有八柱四柁,柱连平栏。亭内悬匾,上书“白浮之泉”。亭内有碑,由侯仁之撰文,刘炳森书丹。碑文记载:“……白浮水导引入京史于元初,时就建大都城急需引水以漕运,遂有通汇河之开凿,其上源即在白浮泉。郭守敬经始其事,开渠引水……”亭前池壁上有九个石雕龙口(照片三)一字排开,得名九龙池。精美的九龙口石雕与水利工程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显示出元代高超的石雕技法。北京万宁桥(后门桥)是元代兴修的二十四座桥闸之一,从万宁桥的石雕水平可见一斑。在古代的排水系统中,排水口要设置一个石雕龙口,无水可排时即是一个干龙头,而经年累月从九个龙口同时喷水的景观的确罕见。白花花的水落入潭中,激起层层涟漪,颇为壮观,素有“九龙戏水”之称。《燕京八景》中的“龙泉喷玉”即是此处。如今,石雕龙口依旧,虽然不再喷水,但难以割断人们对当年“龙泉喷玉”美景的遐想。
白浮堰是元代郭守敬多年从事水利建设的一大杰作。郭守敬为解决元大都城(今北京)的供水和漕运,详细地考察了龙泉山与西山一带的河流、地形及地貌,并把勘测情况上奏元世祖,建议引龙泉山水入都城。忽必烈从京杭大运河的全局考虑,命郭守敬兼管都水监,主持引水工程。
郭守敬指挥官军与民夫开凿河道,引白浮泉水注入瓮山泊(今昆明湖)。瓮山泊水再流入积水潭,复东折南流出南水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全程名为通惠河,全长164里又104步。从白浮泉到瓮山泊一段为通惠河的上游,名白浮堰。堰,是人工修造的较低的挡水建筑物,其作用是提高上游水位,便于灌溉和航运。白浮堰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春开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秋建成。白浮堰在引水注泊、提高漕运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百年风雨之后,当年的河道已无踪迹。1964年秋,北京市考古队苏天君一行,带着特聘的十几位探测人员,在昌平县文化科的全力配合下,终于勘测出了白浮堰的河道走向。故河道宽约三丈。龙山泉水涌出九龙池,沿河道向西经凉水河村南、埝头、横桥,与关沟、龙潭之水汇合,再向南流至土城村南,与西来的一亩泉水、马眼泉水、千蓼泉水汇合,再向南流过双塔河、辛力屯、章村东,再向南流至上庄村西、皇后店、辛店、西北旺、青龙桥,最终注入瓮山泊。西北部地势高,泉水、河流多且流量大,郭守敬沿途共拦截了11处泉水入白浮堰,并修建了多处闸坝和斗门。龙山至横桥村一段是通惠河的上游,河道与今天的京密引水渠走向基本一致。
郭守敬修建白浮堰、开凿通惠河、连接大运河,既解决了大都城的用水和漕运难题,也为昌平的水利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人民敬仰他,在昌平公园立郭守敬塑像一尊,以示纪念。
李富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