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日报》被抢购一空 为什么呢?
长期以来,党报的群众性和可读性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2008年2月16日出版的中共昆明市委机关报《昆明日报》却破天荒地引起了老百姓的共同关注和由衷喜爱,不仅被抢购一空,还要再版印刷,套用一句时髦话:为什么呢?
原来,当天的《昆明日报》用4个整版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同时详细刊登了各领导的职务分工情况。
仅仅因为刊登了领导干部的联系电话,就使得《昆明日报》“洛阳纸贵”身价倍增,成为市民百姓抢购的“紧俏商品”。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悲欣交集,感慨万端。
这股本不该发生的“抢购”风潮,清楚地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进行了多场专题教育之后的今天,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地方依然陌生而遥远,一些领导干部依然高高在上地神秘着、尊贵着,什么“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什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统统是说着玩儿的官话套话,百姓要想找他,见他,比看见外星人还难。以至于把个电话号码公开,都成为令百姓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大事。相信这样的现象不仅会发生在昆明,在许多地方,都会如此。
在这股本不该发生的“抢购”风潮背后,显现出民间的“青天情结”依然是那样严重。一事当前,人们并不把希望寄托在规则和制度上,而是更注重能找到更大的管用的“官儿”来解决问题。这固然说明了老百姓的认识局限,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基层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存在问题,百姓办事不仅要承受拖、推、冷、横的折磨,还要面对一些明显的不公和不平。于是,他们只能希冀能联系到大官来告诉情况,希冀借大官的威力来影响基层更好的解决问题。可是大官那么忙,到哪里找?电话,不知道;住址,不晓得;上访,要一级级报告,有人还会从偏门、小门开溜躲掉。现在把“大干部们”的电话都公开登在报纸上,老百姓当然会欣喜若狂拼命“抢购”了。
所以,这则消息带给我们的,更多的应该是警醒和思考。当然,昆明迈出了这一步,毕竟是阳光政务的前进一步,警醒和思考之余,还是值得我们赞叹和欣慰的。这样做,在当前的行政生态下,不仅有利于老百姓直接反映问题,也有利于上级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有利于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实在举措,使公开号码不流于形式,让老百姓在找到人之后还能把事办好,办得公开公正高效,真正实现政府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和党群、干群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