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北京城,又是一年“两会”时。2日下午,在沪全国人大代表抵达首都。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已分别于2月28日和3月1日抵达北京。
一到驻地,代表、委员就开始为即将召开的会议精心准备。敲门走进代表、委员的房间,书桌上堆满各种相关资料,电脑中是一再修改的关注话题。
大家都在认真酝酿议案、提案和书面意见、大会发言。
访谈中,代表、委员表现出对民生的热切关注,体现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深期盼。
节能减排关键在落实 亲历叶倩代表:“不能为了节能而节能,而是在提高生活水准的基础上,让节能发挥更多的作用,这尤其需要在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上下功夫。”这些年来,节能减排一直是叶倩的重点关注领域。
去年她参加了《节能法》修订草案的审议工作。这次两会,叶倩准备对节能法的实施继续提出建议和意见。她认为,新修订的《节能法》在加强政府管理、增强服务内容、进行中介机构评估上增加了很多新内容。
期盼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关键在落实,一方面要靠技术支撑与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加强节能意识,转变生活消费模式。同时希望政府在政策激励,节能示范推广,节能评估等方面能有进一步的举措。
不让贫困生变“双困”生
亲历张济顺、叶建农委员:这些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去年,国家推出师范教育免费政策,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6所部属师大共招收了1.2万余名免费师范生。他们不仅免学费、住宿费,每月还能享受一定生活补贴。国家一年直接花在一名免费师范生身上的钱就要1.2万余元。
为了帮助更多学习优异的贫困生完成学业,去年,国家首次设立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许多大学为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辍学,还纷纷推出各种助学“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等,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受惠面也逐年扩大。
期盼进一步加大生均拨款力度,让包括贫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受益。对贫困生除了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外,还应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更多关心,不要让他们成为经济、学习“双困”生,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教育公平。
扩大住房保障面 加大廉租房受益面 亲历张泓铭委员:五年来,全国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按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的非农户籍人口计算,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002年底的22.8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底的约28平方米。
这些年来,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尤其是去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安排和建设力度,全国安排廉租住房资金就达77亿元。许多困难群众告别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住进了明亮、舒适的楼房。
期盼要适度扩大住房保障面,尤其是廉租房的受益面。住房保障制度应分层次,除了考虑最困难群众外,还应考虑没有住房基础的城市新居民和引进人才,让“新北京人”、“新上海人”等都能住有所居。医保水平更高覆盖范围更广
亲历朱成钢委员:从城镇职工医保到城镇居民医保,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越来越多人看病享受到了“报销”待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试点,到2005年下半年扩大试点范围,再到决定今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这一制度,至今已有7.3亿农民得实惠。
此外,北京、上海等城市还在城镇职工医保的基础上,率先推出城镇居民医保,将许多没有工作的居民和学龄前儿童纳入了医保。这些年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也让居民受益匪浅。许多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不出社区就能得到有效医治。不久前,上海市静安区对社区居民的调查显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率高达99%。
期盼医保水平更高些,覆盖范围更广些,尤其要提高城市年轻人及农民居民的医保水平。进一步统筹城乡、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使医疗服务均衡化发展。
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养老需求 亲历张喆人代表:全国有老年人口1.45亿,上海的老年人也有275.62万,人口老龄化对我们的养老服务提出挑战。目前,我国已有各类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4万余个,床位约170万个。以上海为例,市政府连续十年将养老床位作为实事工程;社区居家养老推出“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服务,惠及老年人。“在一个助餐点,一位独居老人告诉我,以前"买、汏、烧"都要自己来,非常麻烦;现在社区专为老年人开办食堂,让他们省心不少。”此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市,也提高了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
期盼养老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有待进步,需要增加床位,提高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准、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满足更多老年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
为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生活“土壤” 亲历吕亚臣代表:7年前,他作为重点领域高级管理人才被引进到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过去5年,他又为企业陆续引进了三四百名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他认为,人才政策完不完善,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企业有一台价值760万欧元的大型数控龙门铣,操作这台设备的是引进的一名技术人员,根据上海相关人才政策,这位技术人员解决了户口问题,还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期盼要让人才真正扎根,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就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土壤”。对于人才,不能唯学历论。比如说高级技能人才,可能学历不高,但具备专业技能,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时,能够在这方面进行倾斜。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