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谈房价:大家对王石的“拐点论”关注过度
全国人大代表、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9日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表示,近一段时期媒体对王石所提出的“拐点论”有点过度关注。以下为专访内容:
中国网:当前业内对房价“拐点论”的争论很激烈,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胡葆森:这次“拐点论”提出来很正常,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这次房价调整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城市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房价连续上升,大幅度上升了将近两年时间。这种上升的速度快过了中产阶级收入水平上涨的速度。不要说中低收入阶层的人,就连中高收入阶层的人看到北京、上海、广州这种市场的房子也已经买不起了。价格偏离了价值,这就违背了市场规律。二是中央对房地产业最近的三四年加大了管理和调控力度。最近这两年,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加大了限价房、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的供应数量,市场中低价位的房子供应量不断增多。这也是使市场价位往回调整的一个原因。
我个人认为,中国房地产至少在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这段时间里面,真正的需求和真正的供应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中低价位的房子供应量也还不大,政府刚刚推出来的一些比例非常小。按照比例供应,房价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调整,这里面有很多心理上的,加大了一部分持币观望的心理,导致了这个时期的成交量减少,于是房价下跌。
这个时期我想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人们的心理要调整,供求关系在这个时间要调整一下。我个人认为2008年是调整期。
近一段时期媒体对王石所提出的“拐点论”有点过度关注。王石没有非常正式地说现在就是“拐点”。他只是觉得万科所集中的三个发达区域的房价在前两年涨得太快了,应该进入理性期、调整期。万科在全国占的份额不过就2%左右,还有98%的市场是其他的地产商在做。万科去年市值一度近2000亿,但在中国占的份额还是很小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对万科的发展过度关注。万科是标杆企业,但是过度关注会产生负面影响。
我觉得这个时期不要关注万科的一举一动。万科的降价和拿地与否都跟其自身需求有关。万科在某地降价,可能就想加速现金流的回流。这可以带来一些启示,甚至预示着一些东西,但是不会左右中国土地市场和供应,因为万科本身的市场份额还不是很大。现在不应该过度渲染和夸大万科在行业、在市场导向方面的作用。过分夸大,会使媒体、消费者、甚至政府、同行产生错觉。
中国网:网友有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现在的房价高不高,购房者应不应该买房,您能给购房者什么样的建议?
胡葆森:在整个中国房地产业,我是属于保守派。我个人多少年来就持这个观点:房子作为一个商品,它的短期价格涨落是靠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长期来讲主要是靠商品的成本来决定的。
短期来看,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停止之后,改革开放经过20年,人民富裕起来,聚集大量的购买能力。购买力在1998年释放后在短时间内不能拔出来,使得这种需求长时间处在大力供应的局面。所以房价从1998年大幅度连续上升了几年,就是因为供求关系一直出在求大于供的局面上,这是短期的房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
还有是到中国来投资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他们来中国之后也要买房子。江苏的昆山一带,长三角一带,聚集将近100万台湾过来的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这些人在中国安家了,也需要买房子。。所以长三角、珠三角的房价大幅度上涨,不光是本地的购买力,很多外来因素也加重了阶段性需求。所以,杭州现在房子已经卖到10万块钱一平米,在过去这是不可能的现象。
在这种阶段下,这种需求使房价不断上涨,这种情况是阶段性的现象,不会持续太久。等到政府的房子,中低价位的房子、中小户型的房子出现更多的时候,房价就会下来,今年表现的情况也是这个原因使然。
长期来看,我还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房价一路走高也是一个必然。因为地价在上涨,劳动力价格在上涨,建材的价格在上涨,银行利息在加息,行业感觉成本在上涨,营销成本在上涨,所有组成商品房本身的主要因素,也就是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都在上涨。
要买房子的老百姓,今天该不该买房?我觉得在一线城市的买房者,现在需要观望一下,看看是不是真正能够下调。但是在二线、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在过去几年还没有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只要是自用,在任何情况下购买都是应该的。
中国网:房地产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您对融资是怎么看的?
胡葆森:上市是目前规范企业或者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选择,是由于行业的属性决定的。因为房地产行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最终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和资本市场进行对接,上市就是与资本市场对接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当今中国房地产行业,与房地产行业所配套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健全。比如现在没有产业基金。另外银行现在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受国家货币紧缩的影响,支持力度在减弱。另外按揭的证券、信贷产品的证券化也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在整个与房地产行业有关的金融体系还不是很健全,不够配套的情况下,我觉得上市可能就是一个主要渠道,它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和资本市场进行对接,但并不是必然的选择,现在是主要的渠道。
如果我们能预测到未来两到三年内产业基金得到批准的话,很多与房地产有关的基金就会设立,将来干活的人就不愿意去找钱了,有人愿意拿钱,有人愿意干活,两个合作就行了。基金去拿钱,房地产企业去干活,大家各得其所。投资者需要合理的回报,房地产企业的人给他干这个活就可以了。因为在美国掏钱的人不干活的,干活的人是不用去找钱的,大家在每个环节上分利就可以了。但中国的房地产在这个方面是最累的,既要干活,还要找钱,还要设计、物价管理、销售和建造,甚至有些连水泥厂都建了。所以相关多元化的地产商未来会越来越少,因为他跟这个时期的产业分工、社会分工程度有关系,等到将来专门有人掏钱了,有人专门干活,有人专门搞项目管理设计,搞总包管理等,等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公司来做的时候,地产商就是资源的整合者,或者是资源的服务者,把资源整合起来就给老百姓造出所需要的商品房就可以了。这个时期太累,但是又过不去这个坎。
现在除了上市以外,向银行借钱,对90%以上的地产商来讲越来越难。对国内的A股市场,房地产行业不是鼓励上市的产业,现在要排队能排到10年以后,所以只好走向海外,现在国内上市的很少,一年超不过3家。所以很多国内的房地产走向海外市场,走向香港,走向新加坡,走向美国,甚至走向英国,就是这个时期迫使产业必须和资本市场进行快速对接。否则买不到地的时候,自己的生产资料就没有了,就该关门了。(陈维松)
|
最新消息 |
·[经济] 温家宝:今年恐是经济最困难一年 美元贬值何时见底 ·[台海] “入联公投”得逞将改变台湾大陆同属一中现状 ·[西藏] 同达赖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 灭绝西藏文化是谎言 ·[副总理] 李克强:拥有博士学位的最年轻副总理(图) ·[副总理] 回良玉:“农”副总理促成一号惠农文件(图) ·[副总理] 张德江:大省执政经历丰富的副总理(图) ·[副总理] 王岐山:善解难题的“救火队长”(图) ·[新面孔] 国务院组成人员14张新面孔 于幼军未现表决名单 |
两会视频 |
|
两会热点 |
|
两会图片 |
|
媒体合作 |
|
新闻排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