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的“第二次握手” 访在辽全国政协委员秦百兰
辽宁日报记者李明
13年前,在首都北京举办的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作为与会代表,秦百兰在轮椅上现场作画的情景,令中外来宾动容。交谈中,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的真诚以及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促使记者写下了题为《用勇气与真诚拥抱生活》的报道。
13年后,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作为新任在辽全国政协委员,秦百兰再次出现在记者面前。尽管已年近花甲,但她依然优雅、乐观、坚强。
在北京华润饭店接受采访时,秦百兰告诉记者,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是她绘画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会期间,她的7幅中国古典仕女画被选为大会纪念品,印制成《中国古代名女年历》,被与会的190多个国家的各界朋友收藏。此后,她应邀出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中国画展和文化交流活动,被誉为“美与友好的使者”。2001年《秦百兰中国画展》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政府官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俄罗斯奥斯特洛夫斯基国立博物馆为她设立了永久展位。如今,她的作品和事迹已被世界200余种报刊书籍以几十种文字刊载。
“我是18岁那年在锦州铁路运输学校读书时因病高位截瘫的,画画是我从小的爱好,但真正学画是瘫痪以后。”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秦百兰语调很平静,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正式“头衔”为辽宁省铁路文联副主席、锦州铁路高级美术师的秦百兰,主攻中国工笔仕女画。她说:“我的创作很艰苦,因为坐在轮椅上,又是胸椎高位截瘫,站着困难,坐着也吃力,因为脊柱没有支撑力。画工笔画要长久地坐着,一坚持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有时候画大幅画要站起来,只能靠左手和腹部来帮助支撑,10分钟20分钟以后就支撑不住了,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怎么也爬不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索性坐在地上,拿一本书看,等有了力气再扶着桌子腿慢慢站起来,继续作画。”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作为残疾人确实很不幸,但只要能勇敢地去面对,努力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改变自己,就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会无愧于我们的生命。”
|
最新消息 |
·[经济] 温家宝:今年恐是经济最困难一年 美元贬值何时见底 ·[台海] “入联公投”得逞将改变台湾大陆同属一中现状 ·[西藏] 同达赖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 灭绝西藏文化是谎言 ·[副总理] 李克强:拥有博士学位的最年轻副总理(图) ·[副总理] 回良玉:“农”副总理促成一号惠农文件(图) ·[副总理] 张德江:大省执政经历丰富的副总理(图) ·[副总理] 王岐山:善解难题的“救火队长”(图) ·[新面孔] 国务院组成人员14张新面孔 于幼军未现表决名单 |
两会视频 |
|
两会热点 |
|
两会图片 |
|
媒体合作 |
|
新闻排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