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8年全国两会报道 > 2008年全国两会最新消息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防冰抗雪救灾

  中国气象报记者陈磊刘晓林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让无数中国人仍然记忆犹新,也让这样一群人牵肠挂肚——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民生呼喊,春天的北京,举世瞩目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冰雪灾害的防御办法、应急机制、灾后重建等,表达了拳拳赤子之心。


  提高极端事件预报能力

  准确的天气预报是这次抗冰战雪的基础。对1月10日起的4次雨雪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都提前2天到5天作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各级气象台站也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

  全国政协委员们建议,今后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准确的中长期(10至30天)天气预报,早早提醒大家做好充足准备,这样能更好地应对灾难性、大面积气候异常。

  “南方和北方情况不一样,天气湿,温度稍微低一点的话,雨雪就会在路面结冰。但平时大家极少长时间遇见这样的情况,缺少经验,这就需要气象以及其他各相关部门提醒。”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龚建明希望,天气预报要做足深度,不仅预告天气变化,更要及时提醒公众可能出现的灾害,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全球气候变异对天气预报的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研究员徐一鸣表示,目前上海的天气预报短期基本准确,“但对极端事件,几乎没有能力。”这个问题目前在全球都是一项复杂的课题,需要政府部门的长期规划和不懈努力,他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明确的攻关目标,通过努力切实加强天气预报在“疑难杂症”面前的能力。

  “近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异常变化,导致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此次突发雨雪冰冻灾害中,尽管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应对,抗击有力,但也反映出目前我国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测和应急救助机制非常薄弱。”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建议,国家相关机构要加强研究,提高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预测能力,开展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评估研究,为能尽早预测和评估出自然灾害影响提供依据。

  建立综合减灾管理体系

  “据了解,我国迄今没有综合防灾减灾的管理机构和完备的综合减灾管理体系。”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认为,应尽快建立综合减灾管理体系。黄瑶建议成立由政府及公安、消防、军队、信息、地震、防汛、交通等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把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制上升到“危机综合管理体制”。同时,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中央和本地区的救灾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抗灾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何报翔则建议,提高重大自然灾害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体系,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国家和地方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同时,何报翔呼吁,强化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建立上下联动、区际联合、军民联防的应急处理体系,全面构建在重大自然灾害条件下准军事化的应急指挥和协调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时提出,灾害天气和受灾情况随时变化,及时收集、传递和共享信息,对应急工作十分关键。他认为,必须完善公共信息平台,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要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综合性的公共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对异常气候灾害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风险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

  “突发性气象灾害,往往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应对。这样就必须完善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应急指挥能力。”胡彪分析说,应急办只是一个协调性机构,并不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职权。要赋予应急办以应有的权限,或组建专门的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对机制。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这次灾害中应急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急预案仍需进一步完善。应考虑按灾种设计应急预案。”全国政协委员李宏塔告诉记者,安徽省就是这样,应急预案主要是以应对水灾为主,而没有雪灾的应对方案。

  李宏塔建议,要加快救灾法的立法进程,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救灾工作体制,健全救灾工作机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抢险救灾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对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有关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和救援方面没有做出具体规定。目前主要依靠政策来规范和管理救灾事务,不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

  “灾害对我国应急系统提出新挑战,也给了我们思考和改进的新机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建议,建立跨部门跨省份长时间的应急协调机制。

  来自成都的政协委员罗霞,则把目光盯向了雪灾的背后:那场雪灾,不仅仅是一场灾难,背后暴露出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应急安全保障体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罗霞说,在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未来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不能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来满足经济性;在各种交通设施的具体规划设计当中,应提高设施的设计标准,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科学的应急保障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

  目前上海市25个政府部门已制定31个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应急预案,线条粗、实用性差是“通病”。徐一鸣直言:“应急预案需细化再细化。”“比如,预案中应明确冻雨量达多少厘米时,应组织人员去除冰,否则超过一定结冰量,就会对电线等裸露在户外的基础设备造成影响。遇到百年一遇的暴雨,上海的排水体系如何应对,有没有细化方案?”徐一鸣建议,加强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严格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制度。根据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台风最新变化动向,可适当加强对东南沿海地区防汛抗台预案,研究防御强台风登陆的应急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物资准备、人员转移、农渔业抢收等措施。

  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制度

  这次冰雪灾害发生后,保险系统迅速核灾、定损、理赔,为缓解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和促进当地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从实际情况看,尽管保险业积极主动赔付,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仍然较低。这说明,我国保险覆盖面有待提高。”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京生介绍,在初步统计的1516.5亿元直接经济损失中,保险赔偿占比尚不足1.1%,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

  “这次灾害进一步反映出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地位过低,凸现了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迫切性。我国应建立并完善巨灾保险制度,设立一道巨灾发生后的"保险屏障"。”刘京生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晓增在政协小组讨论中表示,这次发生在我国南方的冰雪巨灾损失估计超过1500亿元,而商业保险仅仅赔付了不到20亿。

  冯晓增说,一直以来,商业保险在我国的保险保障体系中都处于补充和次要地位,政府包办一切成为传统。反观国外则完全不同,例如损失最惨重的“9·11”事件,直接损失几百亿美元,但其灾后重建和恢复资金基本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保险公司赔付。冯晓增呼吁,商业保险是抵御风险的最科学手段,我国应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以减轻国家财政对于突发灾难的负担。

  电网抗灾能力亟待提高

  “国家电网公司提高电网设计建设标准的决定非常及时。” 两位来自科学技术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黄其励、邱爱慈不约而同地表示。

  “这次灾害太严重了。”邱爱慈认为,过去,西北地区也发生过覆冰倒塔事故,但一般是在山窝窝里面,范围小。但这次灾害涉及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影响程度高,值得深入思考。

  黄其励说,在遭受灾害后,国家电网公司及时反思并开始电网设计建设标准调整,可以减少以后发生类似灾害的损失。

  邱爱慈说,“不切实际地提高电网设计建设标准不妥,我们必须根据电网实际,综合覆冰等情况加以确定。这其中,还要权衡经济性与安全性,不断细化一些工作。”黄其励则在提案中强调要实施区别化设计,这也正是《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指导意见》的核心思想。

  “我国现有雾区图是电网安装绝缘子数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没有冰区图,如果能够通过5至10年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冰区图,对于电网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黄其励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作好这项工作。

  “可以像研究憎水材料一样开发憎冰材料,国外已经有研发。憎冰材料可以用来防止导线覆冰。这是一个长远目标。”邱爱慈说。

  改变电能结构,加快核电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造成严重损失,原因之一就是“大量采用火电,电能结构比较单一,应该加快发展核电,保障能源安全”。

  今年年初,中国南方遭受历史罕见的雨雪和冰冻灾害,交通运输困难,电煤供应紧张,缺煤停机超过3700万千瓦,19个省区拉闸限电。“严重依赖煤炭的单一电能结构,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刘巍说。

  “核能有着其他电能不能替代的优势。”刘巍说,“水电有枯水期,火电有运输问题,而核电燃料需求少,同时换料周期长。”

  据介绍,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一年仅需30吨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燃煤电站一年需要300万吨,而且核电站平均一年多才更换一次燃料,对运输的依赖很小。刘巍在提案中呼吁,国家加强对核电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强建设核电工程建设专业化队伍,保障核电建设的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名誉院长杨岐同样注意到了此次冰雪灾害对中国电能结构的警示意义。他提出,经过20年的发展,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已完全具备批量建设条件,应加大建设规模,同时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重视生态系统的恢复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在评价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认为,报告对于近期发展的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到位,措施得当。作为国家林业部门的领导,赵学敏对于这次雪灾所造成的生态损失忧心忡忡,他表示,雪灾造成的生态损失目前无法统计,有些破坏情况不是很直观、很表象,考虑到森林的生长周期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周期,生态恢复的时间应在20-30年之间。

  赵学敏介绍说,雪灾中成片的森林和大批的树木被冻坏,这些被损树木存在着三方面的隐患,一是大片树木倒下后,可能会助长病虫害的滋生;二是可能会诱发火灾;三是失去了树木这个食物链环节或者庇护所后,一些野生动物可能被冻死、饿死。而对菌类、无脊椎动物等低等生物的影响程度尚不能加以衡量。

  赵学敏认为,森林资源是一种长期资源,需要长期加以关注。他希望各级政府在加强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的抗灾能力和保障能力的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也要加以适当的重视。

  加强科普宣传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尤其关注这场灾害的科学知识普及。

  “为什么北方冬天经常下雪,也不会对电网造成损害,南方遇到雪就对电网产生了如此严重的破坏?”蔡国雄说,“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在冰雪已经消融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冰冻灾害知识的普及,避免种种误解的发生。”

  “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冻雨在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者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的一层冰壳,有时边冻边淌,像一条条冰柱。所以在导线上可以冰上继续结冰,冰冻结在铁塔和电线上,可以无限制地附着在上面,直到把它拖垮。”蔡国雄说,首先要正确认识这种自然灾害,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南方的铁塔和电杆纷纷倒塌,而在经常遭遇冰雪的北方,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一次南方雪灾让人们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很好的老师,通过此次灾害,能让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这种灾害的危害性,提高警惕,出台更多的预防措施,就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这次罕见的冰雪灾害中,也凸显出公众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今天,更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南方冰雪初期,如果公众可以及时清扫积雪;电力部门及早及时采取措施除去线路上的覆冰;交通人员对易结冰路段,比如桥梁,采取一定的融冰措施,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减少异常天气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认为,社会大众需要对气象科学和气象的不确定性问题加强认识和理解,以便于科学地应用气象信息,提高防灾减灾效益。(责任编辑:徐辉)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最新消息  

胡锦涛对新政府提出要求:干干净净为人民工作

  ·[经济] 温家宝:今年恐是经济最困难一年 美元贬值何时见底
·[台海] “入联公投”得逞将改变台湾大陆同属一中现状
·[西藏] 同达赖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 灭绝西藏文化是谎言
·[副总理] 李克强:拥有博士学位的最年轻副总理(图)
·[副总理] 回良玉:“农”副总理促成一号惠农文件(图)
·[副总理] 张德江:大省执政经历丰富的副总理(图)
·[副总理] 王岐山:善解难题的“救火队长”(图)
·[新面孔] 国务院组成人员14张新面孔 于幼军未现表决名单
 

两会视频

 
温家宝接受记者采访
·温家宝:为民族我愿献出全部心血精力
·温家宝:抵御通货膨胀是政府重要任务
·依法维护西藏稳定 达赖集团分裂之心昭然
·温家宝:任何分裂台湾的行动注定失败
·温家宝谈当前困难 物价过快上涨通胀压力
·温家宝:对话大门始终敞开望达赖回头
·温家宝谈今后5年 要解决5000万人就业
·事不避难勇担当 抑制通胀3月份见分晓
·温家宝谈台湾 引诗“相逢一笑泯恩仇”
胡锦涛主席讲话
 

两会热点

 

 

两会图片

 
温总理表情
温总理表情
温总理表情
温总理表情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
温总理记者会现场
温总理记者会现场
记者争相举手提问
记者争相举手提问
吴小莉提问
吴小莉提问
 

媒体合作

 
两会你最关心什么
两会你关心什么
提案议案排行榜
提案排行榜
两会科举
两会科举
寄语省市领导
寄语省级领导
网友建议上两会
网友建议上两会
春风三月起
音频:春风三月起
“网民办报”
网民办报
部长脸谱
部长脸谱
总理今年记者会引用什么诗歌
向总理献诗
央视新闻专题部专区
央视新闻专题部
《柴静两会观察》征集
柴静两会观察
我有问题问总理
我有问题问总理
“我建议”征集
《大家看法》征集
泉灵看两会
泉灵看两会
cctv2
cctv2专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