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帮一点”,一座爱心城市的名片—一位慈善工作者的日记
“唐山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爱心是唐山最好的名片”,这是刚到任不久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的感人肺腑之言。
我作为唐山市慈善总会筹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连日来,每天都被这座城市的爱心所感动,为爱心所鼓舞。这座爱心城市的“慈善体温”融融的温暖着我。
一个热心电话:我要做个志愿者
2006年12月10日,我接到家住祥荣里的一位退休职工打来的电话,他的声音有些低沉:“我是一位破产企业的退休职工,拿不出多少钱,可以出点力,如果你们需要志愿者,我就先报个名。
第一个捐款人:地震孤儿孙立新
2006年12月上旬的一个下午,一个满面红光的中年男子走进了筹委会办公室。他叫孙立新,今年40岁,是一名地震孤儿。他和妻子都是下岗职工,在荷花坑市场经营熟食。他带来5000元钱,要捐给慈善总会,并申请入会。我的心为之一震。“地震孤儿”、“下岗职工”还要捐这么多钱, 他们的日子好过吗?我赶忙劝说“不用急,先和爱人商量好了再说。”“早就商量好了,这是我们俩的共同心愿。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不能忘了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孙立新诚恳地回答。尽管如此,我还是让他回去再考虑考虑。12月15日上午,他再次来到慈善总会筹委会,成为捐款第一人,也是我们面向社会吸收的第一个会员。
爱心使者:94岁的老叟和9个月的婴儿
2006年12月20 日上午,筹委会办公室收到开平区94岁的老人尹德全的200元捐款。他是托自己的孙子媳妇陈桂娟送来的。我虽然没有见到这位老人,却仿佛看到了他高大的身影。前一天下午,79岁的退休干部孙康老人,不顾年迈,登上五层楼的筹委会办公室,送来1000元捐款。他诚恳地对我说:“成立慈善总会是好事,大家都该帮一点”。我握着老人的手感动地不断点头。
在12月20日的捐款人中,还有一位月收入600元的企业退休女工。他叫刘艳华,是为9个月的孙女姚微盈来捐款的。她拿出500元钱对我们说:“没多有少,我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她希望自己的外孙女从小就参加慈善事业,把慈善事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爱心名片:“帮一点”
2007年1月4日下午,新年伊始。筹委会办公室迎来了丰润区一位67岁的退休职工。他要为困难群体捐1000元善款。我当时正接受唐山电视台的采访。记者闻讯后,想采访他,他谢绝不见。工作人员问他的尊姓大名,他拒口不言。他只想为困难群体帮一点。为了给他开一张署名的捐款票据,工作人员耐心劝说,他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署上了 “帮一点” 的名字。我看到这张“帮一点”的票据,真是感慨万千。“帮一点”,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帮一点”,彰显了“患难与共”,团结友爱的抗震精神。如同宁波有了“顺其自然”,青岛有了“微尘”,“帮一点”就是唐山最好的爱心名片。
在如今的唐山,何止一个“帮一点”?一位个体经营者捐款5000元,谢绝采访;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公务员捐款5000元,不公开自己的名字;一个事业单位的女干部两次共捐款5000元,每张一百元人民币都是精心挑选的新票子。她还特意带上自己的女儿来筹委会办公室感受“慈善”。一个每月只有450元退休费的女职工表示,从今年1月开始每月捐款150元,一直捐下去。还有一些打来电话要捐款的热心群众,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只想捐一点,对困难群众帮一点。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帮一点,困难群众的日子就好过一点,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一点。滴滴水珠润心田,涓涓细流汇成海,只要人人“帮一点”,世界就会充满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