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民国
2007至2008年,蒋介石再度走到了争议的十字路口。
海峡那边, “去蒋化”正进入高潮, 数百座铜像被拆除甚而切割,“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大中至正”牌匾拆换成“自由广场”,已成台湾一景的“两蒋”陵寝哨兵也被撤掉。台当局官员宣称,蒋介石将不再是民众崇拜的“民族救星”,而是有功也有过的政治人物。
而同样在这段时间,两岸的学者却纷如过江之鲫,奔赴大洋彼岸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取经”,这里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日记。
恐怕很少有人如蒋介石那样得到那么多互相矛盾的“头衔”:“民族救星”,“伟大领袖”,“独夫民贼”,“刽子手”,“卖国贼”……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如《中国时报》的一篇议及台湾“去蒋化”纷争的评论所言:在作为“恶魔”的蒋介石被生产出来的同时,原本静默的“伟人蒋公”也就苏醒了。对大众而言,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世代,“蒋中正”原本是一个不痛不痒的符号。但在最近的论述生产当中,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他一方面如同藏镜人(布袋戏中的一个反面角色)般邪恶,一方面则成为正义的化身。在这心照不宣的共谋中,“蒋中正”不但不会死,还会活得很多元、很有活力。
这段话似乎不仅适用于当前的台湾,也暗合于几十年来围绕这位人物的纷扰。在新的情势下,不仅是蒋介石,陆续的众多民国人物从也在纷争中“复活”了。
2001年,历经沧桑的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立即引发了华人文化圈共同的追忆。作为民国时期最知名的人物之一,张学良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生动的民国历程的代表。在民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经典话题。而在学界,张学良和他发动的“西安事变”的是非曲直又成为研究重点。
两年之后,106岁的宋美龄静静离世。至此,民国时期的最重要的人物都已离去,民国彻底走入了历史。
他们的去世,带走了诸多一言难尽的恩怨,也打开了民国大门的一丝缝隙,那些被封存的日记,被上锁的档案,被噤声的人物,渐次开了口。继蒋介石日记之后,2008年3月28日,胡佛研究院又联合复旦大学公布了首批宋子文档案。
由此催生的“民国热”,显然也与当下国共关系回暖、政学两界解冻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愿意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过往的事与人。
与此对应的则是,对民国的书写则以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心态徐徐展开。 “民国热”开始从草根走向庙堂,从虚浮走向沉稳。这一系列行动显然是一个象征,它不仅仅意味着民国记忆从密闭的档案室走到大众的视野当中,也意味着这种记忆由断裂到复苏,由扭曲到复原,由禁忌到开放的一种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