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 |
专家讲解 |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数万人死亡或失踪,数十万人受伤,大量道路、桥梁被毁,2300多万间房屋损坏,650多万间房屋倒塌。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就此问题,《焦点访谈》记者采访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一凡、防灾科技学院院长薄景山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等有关专家。专家们从地震的破坏方式、震级和烈度、震源深度和破裂带长度、建筑物所处位置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破坏方式看,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首先是强烈的地震动,同时还有地震引发的严重的次生灾害,如地裂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从震级看,这次地震的震级是8.0级,释放的能量与1000个广岛原子弹爆炸相当,造成的破坏非常大,从烈度看,这次地震最大的地方是11度,破坏强度相当大;
从震源深度和破裂带长度看,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仅为10到20公里,属于内陆浅源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得以通过地震波广泛向外传播,影响范围非常之广,除黑龙江、吉林和西藏等局部地区外,全国均有明显震感,破裂带达到300公里,破裂带上的建筑物损坏非常严重;
如果建筑物正好处于地质断裂带上方,断裂通过的地方,可以说无坚不摧。
|
总之,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之所以会对建筑物等形成这么大的破坏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地震到底如何对建筑物造成?为什么同一片区域,有的房子倒了,有的房子却没倒?地震中决定房屋损毁程度的因素都有哪些?明天的节目中专家将继续进行解析。
汶川大地震造成2000多万间房屋损坏,大量房屋倒塌。地震如何造成房屋倒塌?为什么同一个地方,有的房子倒了有的没倒?就这些问题,《焦点访谈》采访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马宝民、中国建筑科学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原所长王亚勇等专家。
专家告诉记者,地震破坏建筑物有三种方式:上下颠簸、水平摇摆、左右扭转。当地震来临时,这三种力往往会一起作用于建筑物,这样对房屋的破坏力更大。
专家给记者出示了一份地震烈度表。记者看到,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11度的烈度,表上是这样描述的:普遍倒塌;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大量山崩滑坡。据介绍,震级大、震源浅、烈度高、地面运动强烈,大量房屋在汶川大地震中严重损毁,从某种程度上讲很难抗拒。
在同一区域内,有的房屋发生了倒塌,有的房屋却基本完好,专家认为其中一些与断裂带有关。断裂带穿过之处,即使大山大河都会因此而发生改观,桥梁,房屋更是难以幸免。专家解释,地震产生的波段到达不同的地方也会使一些建筑物发生不同程度的损毁。
专家认为,单就建筑物本身来说,决定其抗震能力的还有体形、结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地基等因素。
我国所有地区的建筑物都有一定的基本设防烈度。如果地震造成的烈度高于基本设防烈度,比如汶川震中区烈度达到11度,而该地区的设防烈度是7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判定房屋的倒塌是否与建筑质量有关。
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多家相关的研究机构都派出专家赶赴灾区,开展震后建筑应急评估等多项工作,以便今后从中找出适合国情的抗震技术,更有效地防范地震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