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吴晶、赵超)他们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语句。他们的生活,可以用“三尺讲台”来概括;他们的人生,却要用“桃李天下”才可以形容……
教师节来临之际,100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学科;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年过七旬,年龄最小的刚过40岁。
来自西部地区的教师占18%,女教师占16%,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少数民族教师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已在东北林业大学的讲台上站了48个年头。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他仍坚持亲自为本科生讲课,带他们到野外考察。
马建章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学不过关,就是不称职的教师。科研能力是教学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教学没有科研作底蕴,就是没有观点、没有灵魂的教育。
多年来,他坚持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为满足我国生态保护的需要,率先开辟了野生动物专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学科,迄今已亲自培养5000多名毕业生,还为学校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他说:“不管学术成就有多大,社会声誉有多高,三尺讲台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陈信义所在的教研室只有不到20人,却承担了全校3000多名本科生的课程。虽然平均每人每周只有4节课,但陈信义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因为他讲一个小时的课,一般要备5个小时课。课后还要拿出很多时间为学生答疑,有时一个问题就要讨论几个小时。如果再加上平时与学生的邮件往来,每周花课堂外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
他坚持认为,只有精彩的讲课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枯燥的基础学科研究中,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他的带动下,教研室的人都是一个学期讲课,一个学期研究,这样既能保证授课的质量,也能保持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我国高校一度出现过名师难见一面、教授不上讲台的现象。为此,我国自2003年启动高校教学名师评选活动,迄今已有400名教师获此殊荣。
教育要先行,教师是关键。对高校教学名师的表彰,是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集中体现。在国家级评奖的带动下,各地、各高校也纷纷推出不同级别的教学名师。这些教学名师的每堂课几乎都人满为患。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缸水。教师一旦被学生认可,就更有了创新进取的动力。每次下课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林志新都会习惯性地期待满堂响亮的掌声;每次备课时,他都会认真琢磨讲课的方式,希望吸引更多非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杨志坚说,高校教学名师评选就是要鼓励教授上讲台,奖励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从而带动高等学校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从第三届评选开始,我国根据国家发展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加大了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表彰力度。今年,来自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占到获奖总人数的20%。
今年获得表彰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教研室主任金文兵说,高职院校就像一块“线路板”,教师就是那拿着烙铁的“焊工”,学生就是线路板上的一个个“焊点”。焊点为实,线路畅通,就能架构起学校和社会的良好通路。
高校教学名师奖强调“教书育人”。每一名获奖教师,是耐心引领学生入门的良师,更是真诚与学生同行的益友。
中山大学女教授李萍从1982年开始教授德育课,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难度。回顾20多年来的酸甜苦辣,她对自己最满意的就是从不说教,用心与学生沟通。在教学相长中,把一门“要学生学”的课程变成了“学生要学”的课程。
20多年来,虽然身兼北大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数职,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基础课,亲手帮他们修改文章。很多学生毕业后,仍然会给温儒敏写信,回忆听他讲课的片段,温儒敏总把这当作“最美的享受,远胜于发表论文或得到奖状”。
教育者成就了学生,自己却耐得住寂寞。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说,如果教育者有爱心,敢奉献,课堂就是温暖的,教育就是沁人心脾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永生不忘的。
“几度春华秋实香,不觉两鬓竟成霜,乐在园中育桃李,三尺讲台天地广。”高校教学名师、复旦大学教授乔守怡从教33年的感悟,道出了三尺讲台上的无限人生。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