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不容易,回想自己的身世,陈克明决定为身处异乡的农民工们
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病人全是农民工,岂不是降低了医院的口碑与声誉。”起步时,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但陈克明(右)没有放弃。
2008年3月23日,伴随着热闹的鞭炮声,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农民工医院正式挂牌。在偏安一隅的小镇,在这个有着特殊称谓、特殊病人、特殊服务的镇级卫生院,我们见到了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克明。
福建人喝茶就像喝水,为了接受采访,陈克明备下了今春的早茶。理着平头,穿着竖条衬衫、黑裤子,手执壶耳,斟上一杯清茶,从成立农民工医院入题,陈克明如数家珍。
一
出身闽西大山贫穷农家的陈克明,1980年高考落榜。因为家里穷,父母再也供不起他复读,在村干部的推荐下,他参加了龙岩市组织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就这样,他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
1999年,34岁的陈克明被任命为曹溪卫生院院长。当时的曹溪医院地处偏僻,不仅房屋简陋陈旧,设备寥寥无几,而且业务萧条,医院难以为继。
因为和年近80岁的双亲一起生活了多年,陈克明深知老年人生活的难处,于是,他打出的第一张特色品牌就是兼营托老业务,办起了托老院。借力于医疗上的强势,卫生院每星期都安排一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带领团队为老人免费体检。一开张,就受到了老人的青睐,短短3个月,75张床位告满,供需告急。
陈克明有一位“小朋友”,叫尚新伟,今年24岁,是河南省洛阳县的农民。小尚16岁就外出打工,由于常常拿不到工钱,没钱吃饭和坐车,只好靠步行,有时还得拉下脸皮乞讨过日,尝尽苦头,在四处打工的过程中,已经徒步走过了大半个中国。
那一年,小尚在广东汕头打完工后,又遇到狠心老板拖欠工资,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迈开双腿步行,途中发生疾病,晕倒在上杭县白砂镇的水沟里———好心人把小尚送到了曹溪卫生院。
接收一个毫无收入又无亲人付费的病人,医院是有一定风险的,何况还是一个病因不明、身无分文的外省农民工。当陈克明知道后,立即爽言快语地决定:先把病人收下再说。
由于治疗及时,避免了病人瘫痪的危险。出院那天,小尚紧紧拉着陈克明的手说:“如果不是有你们这些好心人关心,我怕是活不下去了。”
人活着不容易,特别是身处异乡、身处底层的农民工,回想到自己的身世,他决定为他们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曹溪镇是闽西通往厦门与沿海地市的咽喉所在,农民工多,相比大医院,卫生院可以靠质优价廉取胜。“农民工收入少,工作不稳定,本来看病费用就低,再优惠,就没有利润空间了。”“病人全是农民工,岂不是降低了医院的口碑与声誉。”起步时,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但陈克明没有放弃。二
陈克明保存着几张卡证:2004年6月,曹溪卫生院发出了第一张卡证,优惠内容是农民工挂号费减半,B超、X光、心电图检查优惠5%;2005年6月,第二张优惠卡发出,农民工B超、X光、心电图检查优惠10%,化验费优惠10%;2007年6月,第三张优惠卡发出,卡的正面注明就诊优惠服务项目,背面是外来务工人员会员卡,内容是可在院职工之家参加学习、体育锻炼,可在门诊享有诊费减半,各种检查费优惠10%,凭卡住院享有药品优惠3%,床位费、护理费、手术费、注射费优惠40%,检查费优惠30%;同年12月,第四张农民工工会会员就诊优惠证发出,内容是凭证享受27项单病种限价治疗优惠,以及进一步补充完善的“七大优惠策略”……
随着一张张优惠卡证的发出,医院一次次关爱农民工的行动也得到了响应与回报。
黄武和他的15名老乡是四川省旺苍县的农民,前些年来龙岩从事建筑装修,一直住在曹溪。自从有了优惠卡,他们以及家属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往曹溪医院跑。
龙岩市、区工会工作人员介绍说,工会在曹溪医院设立了工会会员登记室,地方不大,作用却不小,这样,农民工就有了“双保险”。今年,市区两级工会还要拿出部分工会经费贴补医院,用以帮扶农民工。三
“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吸引了十里八村的农民工前来就诊。据统计,2007年门诊量是2.1万多人次,仅门诊、检查等就为农民工减免费用12万多元。
整个医院,给人们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处处都充溢着“农民工”味。在上墙资料中,关于农民工的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
生活中,陈克明是一个积极、达观的人,业余生活丰富充实,喜欢品茶、看书、听音乐和与人交流。了解他的一位邻居说:“陈克明是个孝子。”他不以为然,认为这理所当然,虽然常常有人忘了这一点。
在整个下午的采访过程中,他始终没有停止泡茶。茶如人生———淡定从容,外柔内刚,这是一种如茶般的品格。他坦承自己是个性情中人,而且念旧,只要闻茶香,就会思故人。他的愿望是再建一座病房大楼,他想在那里建人性化厨房,配备净化饮用水……退休后,他想办一所自己的托老院,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