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
农地流转过程农户意愿与行为分析 ——对中部农村地区3市8镇31个行政村的调查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钟涨宝
一、资料来源
2007年7月至9月,笔者及其课题组其他成员在选定的湖北省和安徽省3个市、8个乡镇、31个行政村进行入户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02份。
二、当前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过程分析
(一)当前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状况
在本次调查的1002户样本农户中,有150户农户转入了农地,占样本农户总数的15.0%;有34户农户转出了农地,占样本农户总数的3.4% 。转入与转出的规模均不大
当前农户流转农地情况
规 模 转入户数(%) 转出户数(%)
2亩及以下 63(42) 16(47)
2.1-4亩 54(36) 14(41.2)
4.1—8亩 25(16.7) 4(11.8)
8亩以上 8(5.3) 0(0.0)
合计 150(100.0) 34(100.0)
注:转入面积户均值为3.9亩,中位值为3亩;转出面积户均值为2.7亩,中位值为2.2亩.
(二)当前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形式选择
转入形式 户数频数(%) 面积(%) 均值 转出形式 户数频数(%) 面积(%) 均值
代耕 52(34.7) 159( 27.1) 3.1 代耕 12(35.3) 33.5 (36.7) 2.8
租赁 65(43.3) 253.6(43.3) 3.9 租赁 12(35.3) 34.79 (38.1) 3.2
转包 30(20.0) 159.3(27.2) 5.3 转包 9(26.5) 21(23.0) 2.3
互换 2(1.3) 9 (1.5) 4.5 互换 0(0.0) 0(0.0) 0
其他 1(0.7) 5 (0.9) 5 其他 1(2.9) 2 (2.2) 2
合计 150(100.0) 585.9(100.0) 合计 34(100.0) 91.29(100.0)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地流转形式以代耕、租赁形式的居多,选择代耕大都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人情流转,而非出于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提高其家庭经济收入为目的,其社会价值要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选择租赁这种流转形式,其主要原因是:从转出户而言,农业收入的比重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他们不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但另一方面,取消农业税,使得农户对未来农地会继续增值的预期增加,因而也不会轻易将农地的承包权彻底转出;从转入户来看,租赁的期限也较为灵活,降低了未来因农产品市场的不可预测性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因此成本较低的农地租赁成为其有限理性的选择
(三)当前农户农地流转的来源与去向
样本农户农地流转的区域范围
转入区域来源 频数(%) 转出区域去向 频数(%) 本组 129(86.0) 本组 30(88.3) 本村外组 14(9.3) 本村外组 3(8.8) 外村 7(4.7) 外村 1(2.9) 合计 150(100.0) 合计 34(100.0)
(三)当前农户农地流转的来源与去向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农地转入还是农地转出,样本农户农地流转主要还是发生在本组之内。这也更深层次的反映出农地流转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同时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四)当前农户农地流转年限的约定
当前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大多数农户未曾约定年限,即使有年限约定,其期限也非常短,而流转期限的短期化虽然对于双方都比较自由,合作不愉快,即可散伙,重新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农业建设的长期发展,制约了对农地的长期投入
样本农户农地流转年限约定情况
未约定年限(%) 约定年限(%) 均值(年) 中位值(年)
转入户 112(74.7) 38(25.3) 4 3
转出户 27(79.4) 7(20.6) 2 2
(五)当前农户流转农地是否经村组同意情况
样本农户农地流转村组同意情况
双方私下协商(%) 经组同意(%) 经村同意(%) 合计(%)
转入户 130(86.6) 7(4.7) 13(8.7) 150(100.0)
转出户 32(94.1) 0(0.0) 2(5.9) 34(100.0)
无论是农地转入户还是农地转出户,85%以上的农户流转都选择流转双方私下协商,而未经村组同意。从理论上讲,农户转出农地经村组同意一方面是对农地集体所有权尊重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相关条例所规定的;而农户未经村组同意私下进行农地流转事实上也体现了当前农户把农地承包权准所有权化的表征,也表明了农地经营和转让农地的实质性的批准程序和约束并不乐观,地方上对农地流转仍有许多实际的工作要完善
无论是农地转入户还是农地转出户,85%以上的农户流转都选择流转双方私下协商,而未经村组同意。从理论上讲,农户转出农地经村组同意一方面是对农地集体所有权尊重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相关条例所规定的;而农户未经村组同意私下进行农地流转事实上也体现了当前农户把农地承包权准所有权化的表征,也表明了农地经营和转让农地的实质性的批准程序和约束并不乐观,地方上对农地流转仍有许多实际的工作要完善
三、取消农业税前后农地流转的比较分析
(一)取消农业税前后农户参与农地流转方式比较
取消农业税之后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明显高于取消农业税前的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这主要表现在, 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户无论是转入耕地还是转出耕地,都较多地运用了租赁这种农地流转方式,所占比例分别占样本流转参与户数的43.3%、35.3%。在当前情况下,农户选择租赁这种流转方式无疑是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做出的最满意选择,其一租赁是农地转出户可凭借农地承包权把农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通过出让使用权的方式而获得收入,而非像代耕那样无偿的,符合农户经济期望值;其二是租赁常常是有一定期限限制的,符合农户对农地升值的心理预期
转入 取消农业税形式前(%) 后(%)
代耕 45(4.5) 52(34.7)
租赁 27(25.5) 65(43.3)
转包 29(27.4) 30(20.0)
互换 2(1.9) 2(1.3)
其他 3(2.8) 1(0.7)
X2=9.949,df=4,p=0.041
转出 取消农业税形式前(%) 后(%)
代耕 75(58.6) 12(35.3)
租赁 15(11.7) 12(35.3)
转包 29(22.7) 9(6.5)
互换 3(2.3) 0(0.0)
其他 6(4.7) 1(2.9)
X2=12.827,df=4,p=0.012
(一)取消农业税后,对在取消农业税前业已发生的农地流转的影响
是(%) 否(%) 合计(%)
取消农业税后是否收回了转出的承包地?
52(40.6) 76(59.4) 128(100.0)
取消农业税后是否退回了转入的承包地?
43(40.6) 63(59.4) 106(100.0)
取消农业税后收回、没有收回取消农业税前转出承包地的原因
收回了转出的承包地的原因 频数(%)
想自己耕种了 45(86.5)
转入户不想耕种了 4(7.7)
其他 3(5.8)
合计 52(100.0)
没有收回转出的承包地的原因 频数(%)
想收回转入户不愿意 7(9.3)
暂时还不想收回 45(60.0)
未到约定年限 3(4.0)
其他 20(26.7)
合计 75(100.0)
取消农业税后退回、没有退回取消农业税前转入承包地的原因
退回转入的承包地的原因 频数(%)
不想转入了 3(6.4)
转出户想自己耕种了 36(76.6)
约定年限已到 3(6.4)
其他 5(10.6)
合计 47(100.0)
没有退回转入的承包地的原因 频数(%)
转出户想收回但我不愿意 5(8.5)
转出户不想收回 41(69.5)
未到约定年限 5(8.5)
其他 8(13.6)
合计 59(100.0)
四、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意愿及对农地政策的态度分析
(一)样本农户对今后农地流转的意向
流转意向 频数 百分比 保持不变 419 41.8
希望转入 354 35.3
希望部分转出 53 5.3
没想过 165 16.5
希望全部转出 11 1.1
合计 1002 100
(二)样本农户放弃农地的条件
类别 频数 选择次数比
有较高的非农收入 250 25.1
有稳定的非农就业门路 191 19.2
给予高额的经济补贴 84 8.4
享受劳保福利 91 9.1
能迁入城镇定居 111 11.1
任何时候都不愿意 503 50.5
总 数 1230 123.5
缺损值:6 有效值:996
(三)样本农户不愿意放弃农地的原因
不原意放弃农地的原因 频数 百分比 种地是农民的本份 138 27.4
非农收入不稳定,耕地是全家的生活保障 331 65.8
其它 34 6.8
合计 503 100.0
(四)农民对农地承包权的态度
进城镇落户是否应该交回土地承包权? 频数 有效百分比
是 573 57.3
否 247 24.7
说不清 180 18.0
(五)样本农户对承包地所有权的认知
对承包地所有权的认知 频数 百分比 土地是国家的,农户拥有使用权 701 70.0 土地是集体的,农户拥有使用权 92 9.2
土地是国家集体共有,农户拥有使用权 144 14.3
土地归农户自家 63 6.3
不知道 2 0.2
(六)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的态度
农地使用权是否应该长期化? 频数 有效百分比 是 776 77.4
否 76 7.6
说不清 142 14.2
不了解 8 0.8
(七)农户对农地价值的看法
类别 选择人数(%)
基本生活保障 74.9
种地是农民的职业 26.5
农民的命根子 22.1
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48.2
给予归属感与安全感 11.4
乡村生活的标志 5.5
总 数 188.7
缺损值:4 有效值:998
(八)农户对政府提供政策的意愿
样本农户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政策
类别 选择人数比(%)
做成好中介,提供多种服 13.3
完善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40.6
提供稳定的非农就业门路 23.4
制定相应法规,保障农民流转收益 32.1
放开城镇户口,没有任何限制 2.6
其它 12.3
总数 124.1 缺损值:23 有效值:979
五、本研究的结论
1、当前在取消农业税及建设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农户转入土地的意愿较之以往明显高涨, 意愿转出的农户大幅减少;在流转方式上由以前的代耕为主,转变为如今的以租赁为主,转入条件更加有约束力,在短期内间接影响了土地的经营规模和流转,但从长期来看,农地的规模化经营仍是大势所趋。笔者认为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及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只是农村综合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对农地流转而言既是一项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政府应该把握住这个契机,通过制定合理的对策引导农民,稳固现有的土地流转行为,响应“土地需求增加”的新趋向,将土地流转推向新的阶段
2、在中国,农村资源要素结构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农户行为的特殊性,当前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行为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既有有限理性选择的一面,也有感性选择的一面,可以说,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过程存在着两种行为、两种选择的交织混合。
(1)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是一种经济行为,但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又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场主和农业企业家,他们只是部分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活动,进行着有条件的最大化决策,是一种有限理性。(2)当前农民除了具有有限理性选择特征外,实际上还具有一些独特的感性选择,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常常还受到社区内传统的人情关系、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影响,契约精神在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普遍,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意愿与行为选择不可避免的具有感性色彩
3、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意愿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在特定行为环境下所做出的主观抉择,是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交织。
现代农民对农地流转的心理反应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其相应所表现出来的意愿抉择也是多元的。一方面作为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现代农民,他们会真实的考虑农地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那部分价值,考虑的大多是农地流转对于自己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制度支持,以及怎样通过社会保障机制来降低家庭经济风险的合理分担
另一方面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嬗变时期,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阶段,农地流转过程中,以乡土文化为依托的诸多社会性因素仍然对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起着重要的影响,恋土情结、农村熟人社会的人情规则也同样继续发挥着作用,正是这些社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今后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将会更加复杂化,而这也是目前农地流转市场化不足困境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