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每当听到《爱的奉献》这支歌,就想起地震灾区那一只只紧握的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那一声声心灵的呼唤!
汶川大地震发生几个月来,“百日攻坚”捷报频传,“千日奋战”大幕拉开,灾区生产生活正在恢复常态。
触景生情,痛定思痛,不少人的心理问题凸现出来,灾区干部群众的心理重建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省委组织部近日专门发出通知,以强制休假、轮换工作、心理抚慰等多种方式,给灾区干部更多关爱。平武县着手研究保护干部身心健康的系统方案,包括精神抚慰、分批培训、休假等内容。广元市则从“心”开始,着眼于“情”,立足于“爱”,让灾区干部轻装前行。
心理重建,我们身边的“爱心工程”!
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再顽强的拼搏也需要心理呵护。抗震救灾中,灾区干部承担了比群众更大的精神压力,不少干部家里亲人伤亡,家庭财产损失巨大,他们强忍悲痛,坚守岗位,表现得非常坚强。但是,他们也是人,他们的痛苦也需要疏导。心理专家说,别看他们那么坚强,他们心里也有创伤,也需要别人理解和关怀。到灾区走一走就会发现,有些人的心理问题已经凸现出来,例如,不想吃东西,感觉疲劳、失眠、心慌等等,这些症状是受灾环境中必然出现的正常反应。专家认为,地震灾后的心理干预越早越好!
心理重建,我们身边的“爱心工程”!
重建家园首先要重建心灵家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就像身体有结构一样。当灾难发生时,悲惨情景会突破人的心理防线,侵入心理结构,并迅速或逐渐瓦解心理结构。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的精神状态,内心紧张不断积蓄,甚至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如果一个人在遭遇重大灾难后,不做心理干预,表面上似乎渡过了难关,但可能会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一些人,长期无法度过心理危机,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所谓心理重建,就是要帮助遭遇灾难的人们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心理重建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地的心理工作者赶赴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在的问题是,心理重建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从长计议,统筹推进。短期心理辅导干预是暂时性的,长期的心理治疗需要多方力量参与,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就整个灾区而言,制定整体联动、协调一致的心理重建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是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的。
心理重建,我们身边的“爱心工程”!
心理重建不能不急,也不能太急,要像中医那样把脉问诊,辨证施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许多研究表明,灾难过后很多人会出现暂时的心理障碍,但问题严重的是少数,任何伤痛都可以治愈;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具备自我缓解精神刺激的恢复能力。充分发挥人的自我恢复潜能,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然后需要救护者和志愿者与受灾者充分对话。特别是要主动梳理自己的思路和情绪,说出心里想说的话。你的心,我的心,万众一心;你的爱,我的爱,化痛为爱!
心理重建,我们身边的“爱心工程”!
正如歌曲《牵手》所呼唤的那样:“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穿越灾难,迎接明天,我们心相通、情相牵、意相连,我们患难与共一路走来,我们就在你身边!本报评论员 梅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