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最新评论

我们的心从不曾也不会离去!(图)

人民日报记者鲍丹在灾区采访

  从灾区撤出时,正是震后心理危机被广泛关注的时候,报社对我们这些首批进入灾区的记者尤为关注。回到北京时,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不再主动谈论灾区的见闻,除去心中不忍的因素外,就是怕被当作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其实,只要是正常人,进入灾区都会有所触动,只要在可控范围之内,都应视为正常,但社会对我们太关注了。正如很多自告奋勇进入灾区的人,不管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从事某种行业,我相信,都是人性的驱动多于职业精神。
我承认,在申请参加抗震救灾报道时,我并非一名称职的记者,因为当时并没有想到什么记者的天职,也并非认识到这次报道活动史无前例非去不可。当时涌入脑海的,只是想走进灾区,在不添乱的前提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向报社申请,是手头边最便捷的渠道。直到做上开往灾区的汽车,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一名记者,应该以一名记者的方式参加这场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

  我所在小组采访报道过的地方有绵阳、都江堰、汶川、理县、雅安,一路的震撼和感动,至今每每回想,具体的人和事还未清晰,就已经热泪盈眶。在绵阳茶坪,我们被忘我的志愿者感动,被徒步求生的群众感动;在都江堰,我们被抢通道路的交通人感动,被向汶川急行军突进的军人感动;在理县,更是被各族人民顽强抗灾自救的精神感动。其中,理县是我们逗留时间最长的重灾县。清晰地记得,从都江堰出发绕西线到达理县,用了12个小时;从理县远路返回至雅安,我们用了8小时。这段千里绕行线路,是汶理茂公路线打通之前,车辆通往这三个重灾区的唯一一条交通线,原本直线距离只有百来公里的路线,绕行后硬生生被拉长到近千公里。沿途有重灾区,有轻灾区,还有基本未受影响的川南地区,但我们看到各种力量都向灾区集结,沿途只有一种氛围,一种声音,那就是“救灾!救灾!”

  由于灾区条件有限,以及自己体能的限制,在完成工作之余,我并没有养成天天记灾区日记的习惯。5月25日,我们在理县的工作接近尾声时,才有机会写了一篇杂述。其中有当时的见闻和心理动态,算是我们在灾区时的一个切面。

  但愿不是最后一瞥(2008-05-2522:10:57)

  理县的广场上,仍然有灾民在反映,没有饭吃。因为救灾粮首先保障乡村,县城所在地的杂谷脑镇的部分村庄反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10天,每人只领到4斤粮。我反对将之归结于群众闹事的说法。你来试试,房子成危房,天天住用床单塑料膜搭的帐篷,白天象蒸笼,晚上会漏雨,吃也不饱,关键每天还听得到广播,广播里天天报道别处的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放谁身上,谁都会坐不住。

  灾区真实的情况,还是缺粮食,交通不畅运力不足。理县每天都有路在塌方,每天运进来的粮食都不够。医疗队的护士告诉我,全国人民都以为灾区缺抗生素,猛运,结果现在医院里,除了抗生素不缺,什么药都缺。在安置方式上,政府已经由帐篷阶段转入活动板房阶段,这无疑是客观科学的,但在部分地区帐篷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在我借住的河南救援队营地旁,一户七口之家,住在一个用木头搭的三角型帐篷里。理县天天白天暴晒,晚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我白天就看见他们在那里补帐篷,晚上,我的枕头旁滴小雨,估计他们的枕头,都浇透了。

  在理县的一个星期,我每天忙忙碌碌,完成各种采访报道工作,但对于这里的人民我仍然心有愧疚。没有切实帮助一户人家争取到象样的帐篷,没有向吃不饱的人赠送食品,没有认真抚慰过伤心的人,我很愧疚,我并没有做到最初想要做到的事情。虽然每天我也很累,每天从清晨工作到凌晨,网络太差传图片传得发疯,一周不能洗澡,天天忍受肮脏的厕所,但这都是当地人正在忍受的,他们比我遭受的更多,我不能抱怨。

  令人感动的是人心。那天我在藏寨看到咧开嘴笑的老阿妈,心都碎了,家园被毁,生活无着,他们应该哭啊。可她还是穿戴整齐,坐在樱桃树下,看着外来的格格不入的我笑。那不是勉强的笑,是发自内心、平和的友善的甚至慈祥的笑,也许,八十多岁了看了一生的时光,灾难在她眼中都已经不算什么了,她是发自内心的欢迎这个远道而来的小姑娘。

  那个乡盛产蔬菜和甜樱桃,是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今年受灾后仍有一定产量。但所有乡民都自觉放弃这少有的自救手段,他们的菜和樱桃都不卖。与我同行的铁军团长以为是路不通,运不出去所以不卖,主动提出趁换防时帮他们运到成都去,可被所有人当场拒绝。原来他们要将蔬菜和樱桃送给附近的灾民和前来救灾的人。每天,他们开着小农用车,沿途送,有的营地没有人,他们放下一堆菜就走。我们这几天天天吃樱桃,吃白菜,吃得出都是上好的品种。在物质贫乏的灾区,不管是受灾的和救灾的人,这些蔬菜和樱桃,都是摄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难以想象,饭菜中没有白菜,还有什么,没有樱桃,我们还有多少新鲜蔬果可以吃。假如没有这些,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保持健康。

  所有营地附近的当地人,都义务承担着为营地提供开水的任务。灾后必有大疫,虽然每天有人喷消毒水,但这里早已经蚊虫四起,加上不时塌方引起的灰尘漫天,使用的都是原先的废弃厕所,卫生条件非常非常差。临时水管都是接的山泉水,正午还冰凉冰凉。一个营地少则一百多人,多则三四百人,两三户老乡天天忙不停烧水,煤炉上就没断过火。但每次我们借水,他们没有不热情的,老乡们说:“你们辛苦了!”

  在我即将离开理县的时候,我认认真真地观察这里的一切,希望能够深深刻入脑海。希望这不是最后一瞥,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来,见证它从灾难中崛起,又繁荣又美丽。

  撤出灾区后,经过短暂的休整,新闻报道任务又接踵而来。奥运火炬传递、排土场塌方、尾矿库垮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参加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报道活动,很明显,在抗震救灾进入到一定阶段后,社会上“5.12”的声音也少了。心理专家的预言实现了,他们说过,震后不久,社会对灾区的关注会慢慢减少;但心理专家忽视了一点,不管通过哪种渠道感受这场地震的人,心里都会有不可磨灭的牵挂,就如同这次奋勇支援灾区的唐山人一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场灾难,永远不会忘记有一群人的生命中有过惨烈的伤痕。很钦佩震后一直坚持留在灾区的同行和各行各业的援建者、志愿者,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些在抗震救灾浪潮中才在灾区呆了十来天的人,付出的少之又少;更加钦佩坚强不屈的灾区人民,一切推倒要重来,他们承受的压力,比我们这些助人者多百倍。对于他们,其实,活着就是坚强,活着就是好汉!

  值“5.12”半年祭之际,我受邀写下这些,很感激人民网和诸多媒体对地震的关注。社会舆论应当让灾区人民知道,不论时间如何推移,不论我们相隔多远,我们的心从不曾也不会离你们而去。
(责任编辑:高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