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花甲老人收集废旧建材 10年时间复制出老宅(图)

回廊
回廊

厨房
厨房

  河中打捞出乾隆年间古石桥

  虽说王炎根的这处老宅占地80亩,但要找到它还真不容易。昨天下午,记者还是在康桥镇的一个工作人员带领下辗转好几个路口才找到。

  在老宅门口,记者看到一辆有些破旧的车,王炎根说,为了能加快实现自己的梦想,他60岁才开始学开车的,就这几年的功夫,他已经开了六万多公里了,而这辆车已经成了他的运输车。

  这座老宅由长廊、宅院、池塘以及桥、围墙等几部分组成。

刚进门就是一条大约五十米长的长廊,对于这条长廊,王炎根很是骄傲。 “这长廊里每块花板的雕刻都是不一样的,是我从好几处宅子里收来的。 ”王炎根指着长廊内部一块块镶嵌在上方的花板说道,“你们看,每块板上都是八仙图或五子图,内容不相同。 ”据王炎根介绍,这支撑长廊的木头柱子,地面铺的砖块以及顶部的瓦片,全都是各家各户收来的。而记者在老宅两旁的路边也看到堆成小山的瓦片和地砖,颇有年代的木头占据了很大一个角落。

  走过长廊便是一座石桥。这座看似十分简单的石桥来历也很有讲头。王炎根说,这桥是乾隆43年建造的石桥,名叫“承启桥”。当时他听说有座古桥被拆,便立即赶去看,此时桥已经掉入河内。为了能恢复桥的原貌,王炎根花了几天时间,将这石桥从河里打捞出来。记者看到,这桥面坑坑洼洼,布满青苔,而两个桥墩上还隐约可见古人刻下的诗词。

  经过石桥,便是王炎根的老宅。 “可能顺序排列有些乱。 ”在参观老宅前,王炎根先跟记者打了声招呼。从前厅(象门间)到照壁、客堂、门厅,偏厅、上房,几乎古宅院里应有的它都有。记者看到由于还没有完全完工,有很多收来的旧家具还在房间里堆放着,没有好好整理。

  从垃圾堆中低价收来的“文化”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建造,记者对于王炎根一开始所说的“材料费80万”打了一个问号。毕竟按现在市场价格来说,光是这座乾隆年间的石桥就应该值上很大一笔钱。看到记者的怀疑,王炎根没有过多的解释,举了些例子,很快就将记者的疑问打消了。

  8分钱1块的瓦片,10块钱的木门,20块钱的花板,花一万块原封不动搬移过来的门厅。仅仅是这几个数字就让人有些吃惊,为什么这些颇具年代的东西如此廉价。王炎根泰然自若地说道:“这已经是贵的,有很多东西,本来已经扔进垃圾堆里,最后还是被我捡出来的。 ”原来南汇开始动拆迁大潮后,多数人都忙着从老宅搬出来,根本没有关注这些祖祖辈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更别说这一砖一瓦。 “很多好东西,祖辈留下的东西就被当成垃圾扔掉,没有人管,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对王炎根来说,这些东西不仅是年代的象征,更蕴藏着一种文化的意义。

  而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就在王炎根的老宅初步建成后,不少当初以极低价格卖给老王材料的人们,发现被运用后竟如此出众,后悔莫及。有不少人开始对这座老宅进行估价,并扬言这宅子至少值三千万,有很多人认为王炎根这样造老宅并非看上去保留文化遗产,真正目的是赚钱。

  【开发】

  “农耕文化”宅院尚在建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座老宅的右侧还有一处在建的工地。王炎根告诉记者,这里是正在搭建的名为 “农耕文化”的宅院。而这种宅子并非像前面看到的那样,有前厅、后院,而是浦东以前劳动人民住的房子。自己当年也是在这样的房子里长大的,虽然简陋,但也是浦东宅院文化的一种。

  这些宅子会被分成几部分,而里面将用到的老式灶台、家具等,王炎根已经收集齐全,就等着宅子搭建后放入。不过由于这样的老宅都靠人手工一砖一瓦搭建,速度相当缓慢,而且由于材料稀缺,施工得非常小心,这种东西是坏一块少一块的。

  王炎根说,等到完全施工结束,大概还需三年时间。届时,也是浦东老宅正式对外完全开放的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建筑研究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老宅。据浦东当地村民介绍, 2007年,曾有几名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到附近探访,专门找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解过去住的房子、生活习俗等等。 “那时候,老王还在忙着收东西。”村民笑着说。

  【质疑】

  面对风言风语一笑而过

  “费这么多力气,还不是为了赚钱?”尽管王炎根一向低调,但风言风语仍然不绝于耳。

  不管干什么,总会有人说闲话的。对于别人的议论,王炎根很淡定,只是笑一笑。 “公司账目很清楚,我做这些事情没赚一分钱,将来也不会赚钱。”王炎根告诉记者,曾有很多房地产商在参观他的老宅后,主动表示要和王炎根一起来搞开发赚钱,但都被他断然回绝了。“我从来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地道农民出身,我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王炎根说,想起自己儿时的记忆,他都要伤感好久。 “现在的城市已经越来越现代化了,很多地方都已经不认识了……”王炎根感慨道。

  20块钱的花板, 10块钱的雕花木门,如今当幡然醒悟的人们再次回头准备收藏这些老物件时,才发现它们的价值远远不是几十块钱能计算的。有人酸溜溜地说,王老伯的这个老宅院起码值3000万,言下之意,王老伯 “下手早”,颇具 “投资眼光”。老伯倒是非常坦诚,他说,造这个房子只花了80几万,将来这个宅子绝对不会用于投资,也不会用来经营,目的很纯粹,只是为了给后人看看。

  【用途】

  不作商用留给后人参观

  造了这样一座老宅,不用作任何的商业用途,只留给后人参观。王炎根老人在谈到老宅将来的用途时,言语非常坚决。对于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来说,这座宅子承载的不仅仅是他小时的梦想,更多的是对文化延续的期盼。

  据记者了解,由于浦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方向不同,在高桥、川沙、陆家嘴和三林等地都发现了不少老宅,而浦东新区政府也关注到了这点,将其中二三十处民宅贴上“保护”的标签,但标签贴了,这些老宅大多已年久失修,摇摇欲坠,若不能将保护用到实处,老宅的命运岌岌可危。

  关注浦东老宅,是为了直观地体验浦东的文化底蕴——建筑是积淀历史和文化的。

  面对王炎根老人的老宅,以及许许多多已经成为废墟或快要成为废墟的老宅,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历史文脉传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厚重的命题。

  【记者手记】

  汇有用材七拼八凑圆少年梦花甲劳神

  一位新疆克拉玛依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在她上小学的时候,父母所在的单位建设了大量新房。那是一大片一大片整齐划一的楼房,站在路上,一眼望不到头。这位朋友刚搬进去,就碰到莫大的苦恼,因为所有的楼房看起来实在没有区别,以至于她和弟弟放学后,怎么也找不到家了。

  当然,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例子。因为当年的克拉玛依还完全是一座新生的城市。没有遗产,也就无所谓继承、破坏或者重建。

  时至今日,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东海之滨上海,似乎有某种类似的情节画面正在闪现。小高层越来越高、地板瓷砖越铺越美,但这样的新房却越来越像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还带着些许机械冰冷的温度。

  昨天采访结束时,王老伯把我们送到门口,却又突然把我们叫住。“汇有用材七拼八凑,圆少年梦花甲劳神。 ”老伯在采访本上留下这副对联,“我希望留下个地方,可以比划着给后人们讲讲,他太爷爷,过去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徐永刚)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孙子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