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莫忘稳粮价
旱灾仍在继续,可受国内农作物大面积受旱影响,部分地区粮食价格上涨。8日辽宁铁岭、江苏连云港、河南平顶山和广东汕头的富强粉,江苏连云港、吉林长春和山西临汾标准粉价格均上涨,涨幅在3.0%-21.0%之间。
虽然出现粮食价格上涨的只是少数地方,但是粮价上涨的苗头却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当前抗旱救灾的紧要关头。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基于粮食减产供应不足的心理预期,粮食价格上涨符合市场规律。可如果把粮价上涨放到当前抗旱救灾的大背景之下,粮价究竟该不该上涨就有待商榷。
首先,粮价上涨的时机不成熟。如果在今年的夏粮收获之后,粮食价格出现上涨,我想那是一种正常现象。在粮食减产、种粮成本增大的情形之下,粮价不涨是不可能的。现在的粮食上涨除却了心理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趁火打劫。
其次,农民并不是粮价上涨的最大获益者。面粉价格的上涨其实并不等于小麦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并不一定就会使农民获益。我们不排除一部分农民会因粮价上涨从中获益,但是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实际已经无梁可售。一方面是去年的余粮大部分都已销售殆尽,只有少数的口粮,另一方面,夏粮还未收获,可减产已成定局。
最后,粮价上涨可能会引发连锁反映。有人说粮价上涨会消弭农村的通货膨胀,可不要忘了粮价上涨所影响的绝不是农民的收入。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粮价的上涨可能会加大城市人群的生活支出,造成实际购买力的下降,而城市的低收入人群更会雪上加霜。
抗旱保苗,时不我待,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可粮价问题同样事关民生。抗旱莫忘稳粮价,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做好随时动用国家储备粮的准备;另一方面我们要消除社会对旱灾引发粮价上涨的心理恐慌。唯有此,抗旱救灾才无后顾之忧。 (关东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