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扩大就业一直是各界都比较关心的话题。实际工作中,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呢?从观念和意识上来讲,决策部门往往存在着误区。
提语:大工业和大企业发展的一个规律是,随着工资、社保等成本的上升和技术进步,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相对多的投资吸收越来越少的劳动力,甚至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还挤出富余的劳动力。
解析就业决策的几个误区
文/周天勇(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党的十七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扩大就业一直是各界都比较关心的话题。实际工作中,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呢?从观念和意识上来讲,决策部门往往存在着以下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发展特大和大型企业解决就业。很多地方的领导都有很深的大工业和大企业情结,认为兴办大规模的企业,将企业做大,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吸收劳动力就业。加上中国目前的税源和财政分税体制,企业越大,地方收入越有保证和越多,地方领导更是偏重于特大和大企业的发展。
而大工业和大企业发展的一个规律是,随着工资、社保等成本的上升和技术进步,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相对多的投资吸收越来越少的劳动力,甚至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还挤出富余的劳动力。
中国目前实际上重视特大和大型企业的发展,忽视并歧视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实际上很不利于就业岗位的增加。大型企业在利用政府关系和其他社会资源方面比微型和中小企业有优势。另外,银行贷款的绝大部分投放给它们,而微型和中小企业可以抵押的资产微薄,担保体系又不完善,为其贷款服务的中小银行很不发育,在资金市场上很少能获得贷款融资。一般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几乎不可能从银行体系中贷到款,这样不利于其吸收就业。
第二个误区是政府自己解决就业。这种解决就业的思路是力图用政府本身和政府所办的事业解决就业,如增加和扩大党政机关单位,并且发展教育、卫生等行政性事业。特别是当今社会就业不足时,人们听到的是政府花钱开发公益和事业性岗位来解决就业。
实际上,党政机关的经费经常挤占教育、卫生、文化、传媒等事业的经费,使后者经费不足,而且由于机关办后勤,教育、卫生、文化、传媒等事业的行政管制色彩较为明显,没有商业交换及成本价格机制的约束和激励,本来可以大量容纳就业的并且会良性发展的第三产业,没有发展的商业动力,被萎缩在行政体制和单位内部。
第三个误区是农村和基层能大量增加就业。特别需要分析的是,我们的一些领导,甚至一部分学者也认为,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是就业容量最大的地方。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现在农村分散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显现。乡镇企业结构要调整,农村工业企业要进入园区,集中到城市,从而获得发展的聚集经济效应,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另外,第三产业不可能在农村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发展农村来大规模增加就业,实际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想法。
第四个误区是经济不发达和边远地区可以增加就业。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开发欠发达地区将一部分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到那里去,因为欠发达地区往往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可开发资源和可开发耕地多。
实际上,人口和劳动力的地理容量和经济容量是有区别的。就业的经济容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这一地区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强度;本地的企业结构、生产规模和经济竞争力;城市化水平决定的经济聚集程度;耕地的开发则取决于水资源多少、山地还是平地、气候条件是不是适宜。
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没有大量的企业,没有城市化形成的第三产业,气候和水资源等不具备开发的条件,地理面积再大,也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就业。因此,想通过人口和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逆向流动的方式来解决失业问题,总体上也是不可能的。
目前来看,中国边远地区由于企业数量相对少,城市化水平低,服务业不发达,市场需求规模小,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比东部困难得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