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变物后常“失控”,现代后勤呼唤“科学理物” 一次大型演习结束后,为保障任务完成而新购入的一批笔记本电脑却不翼而飞;一台大型试验设备,当初花了大价钱采购,却只用过两三次便“藏身深闺”……在一些单位,重钱轻物、重建轻管,管用脱节,特别是专项活动购买的资产,失控、失管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少物资器材和资产沉睡在仓库中,闲置浪费。
资产管理,这道多年来困扰部队的老大难问题,在海军某试验试航基地也不例外。
“每次清查仓库和存量物资时,由于资产失控,物资器材、基建周转资金等一再被冲抵核销,大量物资只能按报废损失处置,那么多资产失控、消失,我们看着都心疼!”基地政委谢彬告诉记者。
如何盘活存量资产、减少资产闲置?科学理物,成为现代后勤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2006年5月,在海后财务部的统一指导下,该基地会同海军士官学校有关专家,引进网络化、条码化、标准化等一系列先进管理理念,利用信息化平台,研发了《海军资产实时核算管理系统》,向资产管理这一难题发起挑战。
资产“身份码”亮相,财富实时“在线”一目了然 面对海量的资产,传统的记账式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在海后财务部的指导配合下,他们借鉴外军和国内资产编码的先进做法,从建立资产编码入手,制定了由单位码、资产码和序列码组合而成的21位资产编码方案,利用《海军资产实时核算管理系统》提供的条形码扫描技术,自动采集资产信息,进行资产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决策。
记者看到,大到车辆、彩电,小到桌椅、水壶,基地所有资产都有了全军唯一的“身份码”。在有着数万件资产的药品仓库,助理员刘海燕进行资产登记、核算,更加方便、迅速、准确。“原先进一批药品,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进行登记,现在扫描枪一扫,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物品数量有多少、在哪里存放,电脑上能实时显示出来。”
网络平台实现了资产信息的“在线追踪”和实时化管理。现在,一件资产在哪里?状态如何?最近资产的增减和变动情况,随时可以从电脑上调阅,以便于及时向单位党委和首长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信息。
资产配备定“标准”,智能监管杜绝“有钱就花” 配备的资产不能无限增加。一个部门的资产到底配多少?这应该有个标准。有了资产标准,就能解决一个单位应该购置什么资产,购置多少资产等问题,不论是事业部门报需求、还是财务部门审编预算都能找到统一的尺度。
“比如,原先有的部门动不动就买电脑,细算一下每个人都可以配好几台了,可我们却只能让其买,因为它的预算账目上有这笔钱!”岸勤部部长赵德培解释说。“现在好了,我们根据各部门人员情况和工作性质,与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配备标准。超了,管理系统有个智能监管功能,提示你不能再买;买了也入不了账。”如今,他们对基地所有机关部门、基层单位全部建立了资产标准。
“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前,每逢重大任务,各单位都要新采购一批资产。现在,这个情况得到了改观,大家自觉地做到"物尽其用"。在前不久进行的一次试验中,很多部门用自己的存量资产就完成了任务,没有新添任何装备。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基地司令员车永哲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