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9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15位委员代表作大会发言。
[台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 杨健] 我发言的题目是《构建“海峡经济区” 探索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两岸同胞要开展经济大合作”,“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我们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须在“海峡经济区”内(包括台湾和海峡西岸地区)实现政策协调、资源整合、产业对接,作为全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先行试点,积累经验,稳步推进。
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两岸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海峡两岸特别是台湾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巨大的结构性调整压力。全面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势在必行。
近年来,台盟中央通过政协这个建言献策的平台,围绕海峡西岸地区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2008年,我们又围绕如何以海峡西岸为衔接区,进一步促进台湾与祖国大陆融合这一课题,开展了深入的考察调研,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及台胞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从促进海峡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角度,台盟中央提出了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战略设想。
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两岸协商做好“海峡经济区”发展的长远规划。建议在国务院台湾事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推动两岸通过某种适当渠道,就构建“海峡经济区”全面经济合作机制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共同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协调衔接,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二是加强“海峡经济区”的重大项目建设。探索设立“海峡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为境内外资金支持“海峡经济区”建设搭建平台和桥梁,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问题,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打通海峡西岸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内陆腹地的联络通道,扩大“海峡经济区”的辐射带动范围。比如,尽快建成南平、三明、龙岩间的铁路线,打通广州到杭州的交通动脉。
三是在“海峡经济区”试行更加宽松灵活的两岸经济整合政策。对台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一视同仁,对在海峡西岸的台商投资企业,适当放宽台资投资的股比构成,允许除法律法规禁止之外、不涉及国家产业安全的各类台商投资项目落地;鼓励海峡西岸优质的企业赴东岸投资,加强与东岸企业的合作,共同参与台湾经济建设;在“海峡经济区”内试点建立两岸金融业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建立两岸区域性经贸协调机构,就投资者权益保障、经贸纠纷调解及仲裁、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双重课税等问题,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区域性协定等。
四是打造“海峡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把海峡西岸产业发展布局与东岸台湾的产业布局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两岸产业对接和互动发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峡经济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海洋和港口是带动“海峡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应充分利用台湾海峡这一黄金水道和遍布两岸的多个天然深水良港,在“海峡经济区”内着力发展临海、临港型产业,开展两岸物流业、港口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海峡两岸诸港口的分工协作,逐步形成功能明确、协调有序的大型国际一流港口群,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构建“海峡经济区”,不仅能为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进行有益的探索,而且能够通过东西岸更加紧密的衔接,使更多台湾民众亲身参与两岸经济融合并分享由此带来的机遇,不断增进深化合作的共识,形成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