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在数千年汉字书写过程中形成的艺术与情感的生动表达,是独步世界艺术之林的中华文化瑰宝。但是由于中国书法界没有专业的展览场馆,长期靠租用场地或挤在美术展览馆举行展览,使书法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赵朴初、启功、沈鹏、欧阳中石、唐双宁等几代人曾经多次建言建立中国书法馆,在今年的“两会”上,覃志刚、张海、申万胜、赵学敏等4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再次呼吁,当前,我国正迎来传统文化复兴的难得机遇,无论从现实、长远还是着眼历史考虑,中国都需要一个国家级的书法馆,并亟需把中国书法馆的建设这一书法界盼望、呼吁已久的文化项目纳入正式规划。建立中国书法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促进书法文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书法馆可以推动书法艺术的全面发展 覃志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在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语汇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嬗变过程。虽然说书画同源,但书法和绘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可以说,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从古至今的优秀书法作品已成为传统文化宝库中极有价值的艺术宝藏,这是中国历代优秀书法家为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所作的巨大奉献。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起始于商代,成熟于东周,在以后的各个时期书家辈出,涌现出了丰富多姿的个性风格和书艺流派。数千年来中国文字的发展沿革,中国文字的书写艺术,必须通过适当的举措加以珍存,并通过展出的形式对子孙后代进行形象化教育,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建立中国书法馆,可以集中我国历朝历代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书法家及其名作,系统地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轨迹;可以向世界各国宾朋和游客集中展示和解说中国文字的历史传承与演变,展示和解说甲骨文上、秦砖汉瓦上和历史碑帖上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和独有魅力。
预计建设的中国书法馆可以集收藏、展览、交流、研究、教学多项功能于一身,可以为书法事业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从而推动书法艺术的全面发展。中国书法馆建成后,可以建立中国书法收藏中心,以实现其博物馆职能。它可以以中国书法发展史为脉络,收藏和展示历代书法作品及相关文物资料,成为一个宏观展示中国书法发展的博物馆。中国书法馆可以建立书法展览中心,可以为各种国家级书法展览和全国各地书法家个人书法展提供最集中的展览场地,这是全国书法界最迫切的需要。同时,书法馆可以成立中国书法培训中心,面向国内不同层次、不同人群开展大规模、可持续的书法教育。书法馆可以成立中国书法学术研究中心,开展经常性的书法学术交流活动,深入研究书法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等主题。同样的,中国书法馆可以建立中国书法国际交流中心,充分利用一流的展览设施、丰富的信息资料,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书法交流活动,向世界传播中国书法文化。
建立中国书法馆的文化意义 张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主席):中国书协成立和发展的近30年间,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已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书法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群众性的书法热潮以不同形式持续发展。我们当代的书法家创作了很多作品,也保存、整理和发现了很多古代的作品。但是对于书法的专门展示空间的建设,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天地。
在“两会”上,很多书法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成立中国书法馆,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就如同中国美术馆集中国美术的收藏、展览、学术研究、公共教育和对外交流多项功能于一体,以汉字为题材的书法艺术理应也需有一个专门的集展示、研究、收藏于一体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书法馆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而且是民族自信心的形象展示,是中华民族艺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重要标志。
预计建设的中国书法馆应该设有展览空间、收藏空间、学术研究机构和对外交流职能等,以书法的艺术形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在建筑实体方面,建筑的设计、陈列的方式和馆容的美化应该强调功能的适用,在外观审美上应该具有与书法传统相适应的民族风格。
从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角度来看,建立中国书法馆是书法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环节。当我国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国际书界同道来到中国书法馆,从展览、研究等方面能够真实触摸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这对于书法的传承和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而言,成立中国书法馆,不仅是多了一个专门的书法展示机构,更是东西方文化共同发展问题,甚至是中国新世纪文化战略问题。只有将中国书法提升到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来考量,我们的书法艺术才能真正为人类所共有。
建立书法馆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申万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在这次政协会上我重点提了两个提案:建议建设中国书法馆和在中小学恢复开设书法课。建立中国书法馆的提案是针对中国书法文化的全面复兴和书法艺术的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中国书法艺术早已走向世界,在海外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书法非常喜爱,甚至将她视为中国诸多艺术品类中最为崇尚和向往的艺术之一。
当下,书法在中国许多地方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颇有点“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味道。原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说过:“书法是艺中之艺。”现在国家有美术馆,却没有书法馆;有诸多美术学院,却没有一所正式的书法学院,只是在个别大学的二级学院开设了书法专业,没有形成规范和标准的教育体系,这种状况与书法是国粹的地位很不相称。
中国书法馆可以建成集书法收藏、展览、拍卖、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对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艺场所,这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如果中国书法馆能够建成,将填补我国博物馆类的空白,也将是我国书法文化史上的一个创举。
建立中国书法馆的历史及现实需要 赵学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艺术地置入中国书法元素,成为本届奥运会开幕式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元素。从奥运会会徽吸收中国书法篆刻元素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到上千件中国书法作品装扮奥运场馆,再到梦幻般地以中国水墨画卷形式贯穿整个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国书法以中华民族文化图腾般的核心形象,引起全世界几十亿人的强烈兴趣和喜爱。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没有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书法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元素和细胞”、建立传统美学的基础。中国书法的复兴应为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但任何一种文化、艺术的复兴总是离不开一流的硬件设施。建立中国书法馆,是中国书法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中国书协为配合国家实施“文化大外宣、大外交”战略,开展了“中国书法环球行”计划,先后举行了中国书法“走进澳洲”、“走进非洲”等活动。同时,于2007年成功地将拥有19年发展历史的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秘书处移至中国,使这个拥有最多会员的国际书法组织正式落户中国。2008年,中国书协又成功举办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爱好者参观了此次展览。这些活动,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趋势下,建立中国书法馆,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展现提升国家形象的迫切需要。
目前中国书协拥有会员8000余人、省级会员8万余人,国内还有书法爱好者近千万之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书协和各省团体会员成功举办了上千次书法展览,数千万人次参加其中,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作出了较大贡献。但由于书法界没有专业的展览场馆,长期靠租用场地或挤在美术展览馆举行展览,使书法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建立中国书法馆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及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需要。
在建立中国书法馆的具体实施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筹资方式上,拟请国家有关部门立项并投资建设;同时,中国书协应积极向社会寻求合作单位筹集资金。在中国书法馆的性质定位上,应当建成国家正式立项、设编的事业单位,隶属中国文联领导之下,由中国书协负责具体管理。在建设规模方面,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在北京建成人文标志性建筑。
作者:孟祥宁 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杨笑)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