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 今天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场记者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答记者问。
陈德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这几年有非常长足的发展,每年以几乎翻倍的速度增加。去年年末中国走出去的业务达到了521亿美元,比2007年要增长96.7%,将近翻一倍。
第一财经记者:我有两个问题请问陈部长,现在外界说的比较多的是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但谈论比较多的是海外资源性收购以及金融资产的收购,但它对于内地企业的海外品牌收购和技术领域共同研发比较少。我想问商务部在内地企业在海外品牌的收购和技术共同研发方面会不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支持政策?例如您刚才谈到的一点,现在商务部正在会同其他部委研究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它大概包括哪些方面?
陈德铭说,中国的走出去这几年有非常长足的发展,每年以几乎翻倍的速度增加。我们看到去年年末中国走出去的业务达到了521亿美元,比2007年要增长96.7%,将近翻一倍。同时在去年一年里我们对外承包工程也完成了营业额566亿美金,我们对外新签的合同有1046亿美金,也增长了35%左右。这说明中国的走出去正在扩大,这也和我们外贸的增长、国际收支的盈余有关,所以有些国家说我们只注意国际贸易的顺差,这是不公正和不正确的。中国在贸易上保持了一些顺差,但是我们通过走出去,通过海外的旅游、读书等消费,我们逐步使部分顺差在国际收支中得到初步的平衡。
他举例说,我们确实在资源性的项目上有一些走出去收购,包括对油气田的开发,包括对一些有色金属矿和黑色金属矿的收购等等。这样的收购大部分是中央的国有大公司收购,所以,他们的宣传报道比较充分,为媒体所比较熟知。其实我们还有非常多的走出去是收购了国外的著名品牌,收购了国外的一些商业网络等等,而且这样的态势还在发展。比如说浙江省有一个做男士服装为主的雅戈尔公司,它在去年年末,在已经感到金融危机的“冬天”的时候,他收购了一个注册在香港的美国的服装销售网络,用了1.2亿美元,现在他的服装和美国的销售是连起来的,在那儿也有一些加工。类似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很多。比如说浙江民营企业万象集团,收购了美国的万象节制造,像江苏苏州的波司登羽绒服现在开始在英国制作西装等等,有非常多的例子,只是我们鲜于报道和很少的听到。
他透露,最近我受总理委托,组织中国的采购团到西欧四国访问的时候,许多国家向我们国家提出了很多项目和企业,希望和中国合作,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参与股份,这里面有很多就是欧洲服装的名牌。大家都知道服装的品牌,欧洲要大大多于美国。还有一些欧盟内部的商业网络,也希望中国能够参股。对此,中国政府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我们希望并且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去发展。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的今天,不走出去的公司是不能成为跨国经营的一个真正强大的公司。
出于这么一种考虑,在前两三天,商务部牵头组织了近50名左右的企业家组成的并购考察洽谈团,又到了我上次承诺之行所去的西欧几国去考察,有一些具体的行业,比如说机械、汽车、轻工、服装,正在对接如何走出去投资。投资的形式也有参股的,共同管理的,甚至是并购的,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他认为,我们在分析整个国际形势的时候,看到了外贸下降的严重趋势,但我们看到这种趋势不等于我们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复苏没有信心。温总理在报告中已经讲了信心来源于八个方面,我们部门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信心变成信用,变成经济活动中大家可诚信操作的具体措施。所以真正对经济有信心,不是一种盲目的乐观,而是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有思路、有方法地去处理这些问题。
在研究外贸下降趋势的时候,我们想为了维持外贸的稳定,为了维持全球的自由贸易,我们觉得中国适当地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是和自己的发展有关、有利,也对世界经济稳定有利。所以我们正在研究这方面如何做,我想我们会适当扩大我们援外的规模,包括优惠贷款的规模,适当加大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简化企业走出去的审批步骤,在贸易、投资更加便利化方面做研究。
然而作为政府,更重要需要研究的是对走出去企业的法律保护。我们需要和他们走出去的对方国家之间签署一些投资保护协定。目前我们还在和美国等国商谈投保协定,我们已经和12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的投资贸易保护协定。
商务部在海外有200多个经商参赞机构,遍布全球。这些机构要为企业走出去承担重要的服务,他们编了各个国别的投资指南,他们也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的服务,包括对当地文化、信息的了解,对当地法律环境的了解,特别是对当地劳工组织活动情况的了解等等,使企业走出去能够减少盲目性、减少失败率,更加能够成功。
(责任编辑:郑江)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