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安全威胁来自海上”
东方早报记者 吴玉蓉 发自北京
有关中国海洋权益维护的话题成为两会热点。多位来自海军的人大代表表示有信心、有能力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军副参谋长张德顺少将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安全威胁来自海上,我们的生存发展空间依赖海上,中华民族振兴也将系于海上。
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张召忠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海军连海盗都能打过去,完全有能力保卫南海,是南海周边国家中最强大的海军,其能力远远超过周边国家。“我们是先礼后兵。”
有能力保卫南海利益
张德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周边一些国家相继挑起海洋权益的争端,除了复杂的历史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诱导因素——“联合国关于海洋划界委员会”要求各国在5月底前申请上报各国对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的一个主权申请。
他说,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正是借此机会提出非法要求,企图将侵占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合法化:如果作为岛屿和领海制度定下来,就是涉及到岛礁周边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的管辖权,将对我国在南沙群岛现有的主权海域提出极大的挑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南海舰队政委黄嘉祥将军表示,海军官兵态度明确:作为军队,我们一个是要贯彻好党和国家在处理南海问题的这些政策、原则;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军事战斗准备的水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确保南海安全。
黄嘉祥说,这些国家的非法企图不可能实现,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一种宣传。这种行径我们认为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我们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来保卫我们在南海的利益。
张召忠也告诉早报记者:“我们也要准备反击,不能总是做好准备让别人来打我们。”他说,最近社会上关于钓鱼岛、南沙群岛的争端有很多议论,作为军人,要知道自己肩上扛的军衔是什么含义,它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从小树立海洋意识
同时,人大代表、海军装备部政委王登平将军还对媒体指出,现在我国的海洋权益维护面临挑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因素。比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海洋权益的认识较为薄弱,忽视了海洋的利用和保护:“你看我们过去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讲是960万平方公里国土。我觉得在我们全民都应该形成一个概念,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所以这方面要加强全民的教育,应该从小学生,从我们的教科书就开始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熟悉海洋、关注海洋。”
而张德顺代表说,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国的经济命脉和世界也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亚丁湾护航,就是海军维护国家权益的具体体现。这是我国海军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也是首次在远海保护我海上重要交通运输线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要搞“和谐海洋”
张德顺昨天还表示,4月23日的海军节将举行以“和谐海洋”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将邀请超过30个国家海军参与这次活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海军建军60周年。“海上阅兵是这次海军建军60周年庆祝活动的其中一部分。”张德顺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向国庆60周年献礼,也希望借此展现60年人民海军建设的成果。
他表示,这个活动获得各有关国海军同行赞许,各有关国海军会派代表团参加这一活动,还有多国舰艇会参加海军节阅兵活动。海军节期间,将围绕“和谐海洋”的主题组织论坛,并将组织各国海军代表团观摩交流和多国舰艇校阅活动。
张德顺透露,中方将邀请各国海军代表团团长随舰出海共同阅兵,具体规模正在组织筹划之中。“我们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所以海洋、海运、海权、海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时代的话题。近代中国屈辱史,很大程度上来自海洋,所以我们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组织这样的活动,将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海军士气、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构建和谐海洋,这是非常必要的。”
张德顺表示,“大家一定要以一种强烈的海洋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现代海军意识,来审视这次海军庆祝活动,要呵护海军、宣传海军、支持海军。21世纪是海洋世纪,要充分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 相关新闻
南沙已建成永久式礁堡
方晓
正在北京出席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南海舰队政委黄嘉祥日前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表示,经过多次改扩建,南沙过去的高脚屋已被永久式礁堡所代替。礁堡上用电有保障,室内空调、冷藏设备、电视机、DVD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建成了卫星通信固定站,实现了与大陆的视频通话和数字同步传输。海军党委组织科研人员研制出7大类、48个品种的“南沙专用口粮”。不久前,一座器材齐备的健身房也落户永暑礁。
据他介绍,礁堡还安装了一批卫星数字接收系统,可收看30多家电视台节目。去年,海军“蓝网工程”连通岛礁,可以接入互联网。
黄嘉祥称,西沙变化也不小。机场、海底光缆已连通各岛,一艘现代化交通艇也于近期交付西沙部队使用。
|
![]() |
![]() |
![]()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