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 (袁韵 刘芸曼)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工作岗位减少、待业人员增多,社会各界对此均表示关注。高校教育界人士对大学生就业难有什么看法呢?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固然可行,还需依靠国家建立回流机制,才不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近年来频频有报道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职锻炼。谈到毕业后去贵州山区支教、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王祖温称其精神可嘉。但他同时指出,由于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环境存在不平衡,大城市和偏远县城之间存在差异,偏远地区的经济建设步伐赶不上大城市日新月异的进程。即使是大学毕业生,长期与外界没有接触,其知识结构将很快固化、老化,最终还是难以通过知识帮助贫困山区脱贫。
作为大学校长,王祖温经常面对学生的担心和疑惑:下到农村以后,我回不来怎么办?对此,王祖温表示,在目前的人才体制下,他不鼓励自己的学生到偏远地区去,如果因为体制问题造成人才的知识结构老化,那是不应该迁就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体制健全起来,让人才流动起来”;让大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获得回流的机会,这种机制才能体现公平。王祖温说,在当前不可能很快消除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等方面差异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合理的分配机制,把培养出来的人才安排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去。
谈到大学应该如何办学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时,王祖温深有感触:办大学不能像卖产品,哪个产品好卖就卖哪个,哪个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办哪个。一所好大学绝不只是一两个学科能支撑起来的,为了办好优势学科,还必须把其他相应学科办好,这涉及到学科之间的"生态"平衡。另外,办大学还要特色鲜明。王祖温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表示应该强调自己的办学特色--航运。"我们应该做的,是考虑如何更好地向航运业输送人才,而不是去跟热门的钢铁行业竞争。"
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王祖温认为这是社会结构上的问题,在未来若干年内都会存在。在应对这个问题上,大学只是一方面的力量,应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大的环境和制度上去改变人才流动的现况,才能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