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失利”的消息犹如一记炸弹投进了西法大平静的校园,安静的象牙塔一时沸腾了。走过了72年风雨的西法大、秉承着陕北公学遗风的西法大人,对公平、公正状态下的任何竞争失利,都是坦然接受,但是对这次结果,西法大人却有话要说:
西法大的申博之路 每所院校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果是在公平、公正情况下的失利,西法大人是可以平静接受的。
四月。
西北政法大学的樱花如往年一般开得灿烂迷人。
然而大一的学生们没有如他们往届的师哥师姐那样在树底下捡了那些粉粉嫩嫩的花瓣夹在书里点缀关于青春的日子。
原本小鸟儿般欢快的学生静悄悄。
原本妙语连珠的教授静悄悄。
3月29日,百度贴吧上传出西北政法大学申博失利的消息。其后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名为《陕西省申博黑幕揭露——西北政法大学失败真相》的帖子,提出陕西省申博程序不规范、结果不公正的诉求。当日五点,西北政法大学北区校园内出现了对申博失败的质疑帖,同时贴出了一份呼吁,宣称“我们部分热爱西法大的师生将明天(3月30日,星期一)早晨7点50出发,步行前往省政府递交《关于请求撤销陕西省第11次博士学位授权评审结果的申请》”,号召“愿意参加的师生”于次日在北校区大门口集合。这份呼吁很快被校方揭除。
西北政法大学的BBS上开始出现对于西法大(即西北政法大学)此次申博失败事件的广泛讨论。最初,大多学生对此表现出漠不关心,但随即便有人开始表现出对于西法大申博失败的失望与感伤。与此同时,关于此次申博遭遇潜规则的不满言论开始出现,百度贴吧开始删帖,并要求学生不要对此进行讨论,发帖数开始减少。然而到了下半夜,更多的人发帖表达自己对申博事件的意见。
讨论持续到31日,更多的相关信息在百度贴吧出现,其中有一些校友的对于母校申博流产的悼念文章,而对于此次申博“暗箱操作”呼声越来越高,更加详细的质疑开始出现。
而在行动方面,在校领导的规劝下,师生征集志愿者到新城广场去的动议搁浅。但仍有部分研究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向省政府送交了材料。校园内,研究生搞了一场抗议申博结果的签名活动。西法大的春光因为无人有心赏玩,灿烂得格外寂寞。
撑起一个法庭,服务一方人民 西北政法大学踞于西安。曾是司法部直属的5所政法高校之一。前身是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1941年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西北局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次年底改组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8年9月,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成立政法学院,为全国四所政法院校之一,亦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从此开始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历史。2006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一所学校的血液与气质确乎是会被遗传的。不同的学校可以设立彼此相同的专业,采用彼此一致的管理,但是血液和气质却是时间的齿轮打磨不平的,历史的风尘掩埋不住的,必然要从骨子倔强地透出来,为自己打上鲜明而挺拔的标签。
毛泽东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北公学(简称“陕公”)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所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这种血液和气质,在历史里涤荡了71年,仍然奔流于今天的西法大的心胸。
这样的血液和气质好像注定了西法大与别的政法院校的不同。
这种不同在于,西法大好像永远透着一种战士的风骨。
西法大生长于中国的大西北,这里辽阔、贫瘠。作为专门的政法类院校,西法大是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的唯一。这种唯一性授予了它承担几乎整个大西北的法学建设以及司法官队伍建设的使命。
“曾出产"周老虎"的陕西,在人文法治建设方面相对落后,依法行政的理念还很缺乏。而西北政法的存在是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幸运,因为一所法科大学所具有的人文法律素养以及基础研究对这个地方的法治进行是非常重要的。”西法大的教授张师伟这样讲。
于是西法大的校友,亦然有着在祖国的大西北站岗、戍边的战士风骨。
“中国最需要的法律人才是像我校的杰出校友、全国模范法官李增亮那样能撑起一个法庭、服务一方人民的。我自己不自卑,西北地区占国家领土的四分之一以上,……西北五省的各级法院院长、检察长,我们西北政法培养了多少?我们在为国家做贡献上没有劣势,在培养人才上也不存在劣势。”西法大的校长贾宇亦这样讲。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我心中最沉重的压力” 三年前,《法学家茶座》的记者采访西法大的校长贾宇时,曾谈到西法大是原属司法部主管的五所政法院校中唯一没有博士点的,贾宇毫不隐晦地说,“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我心中最沉重的压力。”
作为原隶属于司法部五所政法院校之一,西法大是唯一一个没有博士点的。这成了西法大办学事业发展中的巨大压力。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西部地区政法队伍建设的新形势下,这种压力和使命感更加强烈,因为,西北五省至今没有一个法学博士点,是全国目前仅有的一个区域空白,而西北五省政法系统中目前只有3名法学博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法学家梁慧星教授多次在学位委员会会议上呼吁:应当尽快解决西北地区法学博士点布局空白的问题。
2006年11月18日,在西法大学校更名庆典大会上,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代表教育部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指出:西北政法大学的刑法学、法律史学、法理学、国际法学等学科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完全具备了法学博士生培养的学术条件和物质条件。张文显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一致认为,应极早结束西北政法无博点的不合理状况。”
三年之后,问题依旧尖锐,压力依然沉重。对于张文显教授的这番话,西法大看起来也不知道该是先道感激,还是先表委屈。
对这次评审结果,西法大人为什么这样激动?西法大的一位教授这样说到:这次评审工作在组织安排和评审程序等环节确实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和问题,例如,各家的申报材料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认定,申报表中的许多关键数据是否真实、可靠,评审方式是否合乎学科评价的科学要求,如同行通讯评议,评审工作的纪律要求是否得到了完全的体现,评审结果是否符合陕西省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需要和实际等等。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影响了评审的质量和效果。
既然是竞争,就必须公平。不公平,必然出事。要做到评审结果的公平,前提是评审办法、评审方式、评审过程和程序、评审标准等信息必须透明、公开。只有这样,才能为陕西省的学科建设工作做出科学的决策,才能保障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在本次评审中,关于申报高校的汇报和专家组的工作程序始终未发布任何文件。这种工作方式,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组织答辩工作先后两次发文(学位办200561、66号文件)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反差。如果出于“坚决制止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行为”(陕学位20092号文件)的需要而有必要在某些工作环节采取保密措施的话,那么就应该对所有参评高校一律保密,参评信息的分配待遇一律平等。
教育是百年大业,教育出了问题,就是源头出了问题。每一所高校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都凝结着办学者几代人的艰辛和奋斗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发挥着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每一所高校存在的价值和办学的成就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尊重和珍爱。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护高校办学的积极性,而不能仅仅是支持和保护个别院校。
西法大依然在等待。(丁曼丽)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