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晓
16年前,我还是一个基层税务所的税收专管员。那时,我所在的百安坝整日是推土机轰鸣震耳,一座移民小城正在一片青翠的田野和起伏的蛙鸣声中浮现她最初的轮廓。
我真怀念那段以税收为职业的岁月。我记得,我常常驾着一辆三轮摩托车,一遇雨天,突突突地行驶在充满泥泞的乡村道路上,因为视力近视,有一次竟把一头正在公路边吃草的耕牛撞了一个趔趄,那头牛一歪,倒在了公路旁边的水沟里。正当我吓得惊慌失措时,一位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农民反倒走过来拍拍我的肩:“小兄弟,没事儿,你走吧。”也许,他是看见了穿着一身税服的我,一种发自农民的朴素宽厚感情让他原谅了我。
正是那5年多从事税收的工作,让坐在办公室和书房里的我,对生活在村庄里的农民,对那些做生意的个体户们有了真正的触摸和了解。那时,农业税还没有取消,与地方税一并征收。我和村长队长们几乎走遍了镇里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在向农民征收农业税时,我才切肤感受了一些农民生活的清苦,他们像牛一样在山里默默耕耘的艰辛。4年前,农业税被取消了,一位从村长位置上退下来的农民特地给我送来了一篮子土鸡蛋前来报喜,他以为我还不知道这消息呢。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税收,最早就是向农民征收的,而今,取消了农业税,这表明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因为,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完全可以让农民在土地上休养生息不再上税了。去年,中国的税收已突破了5万亿元,正是这一个巨大的数字,撑起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命脉。那天,我和村长一同喝着酒,一起缅怀那些走在盘山小路上征收农业税的情景,我扭头看见,他脖子后面竟有一条一条粗大的皱纹了,就像那村里纵横的沟壑。
我当时所在的地方税务所,主要征收的还有个体户们的营业税等税种。我记得,领我在业务上上路的是已干了20多年税收协管员的何朝富,他没有税收部门的正式编制,只是一个临时工。但他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税收的第一线,长年挎着一个黄布包,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走在一道道山梁上。何朝富告诉我,他20多年亲手收下的税,也就40多万元,而填写的票据,累起来早已超过他1米63的身高,走过的迢迢山路,就像他额头上的皱纹,紧紧缠绕进了他在乡间的税收岁月。我知道,像何朝富这样的税收协管员,一直奔走在中国的山寨村落,还有很多。在中国税收的历史中,应该向他们这一群人表达默默的敬意。
后来,因为工作的变动,我离开了税务工作岗位。我知道,脱下税服的那一刻,我对这个职业真是充满了内心的不舍。然而,这些年来,我仍然睁大眼睛在关注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税收,因为,它是经济发展的“心电图”和“晴雨表”。我知道,每年的最后一个深夜,中国税务部门的官员们,都在凝神等待一个年度最后的税收结算数据向北京传输,这不只是税官们的庄严时刻,这是一个国家发展实力的起搏器。
我所在的这座绿荫葱笼的小城,她宽阔靓丽的大街,绿树红花掩映的花园,我知道,她的美丽,她成长的足音,是源于经济发展的支撑,是源于税收化为发展投入的接力棒。而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在享受着公共财政带来的阳光。
2009年春天,一个国家将要迎来她60周年的生日,我回到生长的乡村,那条土路而今也被硬化成水泥路,因为新农村建设,乡村与城市的纽带,就这样轻快地连接起来了。我祝福我的家乡,这个三峡移民城市,她正在行进的铿锵足音,会给这个城市带来更多的和谐之美。我陪同一个税官朋友漫步在滨江大道上,面对平湖之畔的这个城市,仿佛听到了她不断拔节成长的声音,从事了30多年税收工作的朋友不禁感慨,这城市的一砖一瓦,也有他付出的一份,他也为之欣慰了。我也常常静下心来感受一个城市发展的脚步,在这足音里,有我对税官们奔走足音的倾听,也有充满喜悦的等待。
当我们仰头喝下一瓶矿泉水的时候,买下一份报纸的时候,我们其实都悄然成了一个纳税人,它就这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连,水乳交融。我们当然要为自己成为一个纳税人而光荣和自豪,因为,我们都融入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村庄发展的足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