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解放前两天,老五上了特务“黑名单”
最牛全家福 兄妹七人三个地下党
1949年5月1日,南京解放的第九天。人民大会堂里召开了一场会师大会,南京数百名地下党“重见天日”。王家二女儿王葆华坐在楼上,享受着这一片欢天喜地。忽然,楼下一个熟悉的身影让她错愕。在两人眼神交汇的瞬间,她惊呆了……
“说出来你不敢相信,我们家里竟然出了三个地下党……”昨天,王家四儿子王铮手拿着这张拍摄于1949年岁末的“全家福”,在“最牛生日宴”开席前夕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传奇往事。
抗战八年,全家一直在漂泊
王家老家是安徽芜湖,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王铮排行老四。在他的记忆中,1937年最小的七妹王葆莉出生没多久,全家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鬼子打进老家芜湖的时候,大哥14岁,二姐12岁,五弟才7岁。”王家一家老小,全凭一双脚躲避鬼子的追赶。他们先在安徽旌德落脚,1939年,拿出最后的一点盘缠,到北京投靠王铮的外祖父。可惜好景不长,1942年外祖父病逝。王家被迫南下,投靠南京的姑妈。
到南京后,大哥、二姐和五弟幸运地进入学校继续念书,王铮和三哥被送进私营工厂当学徒。在王铮的印象中,大哥王林念书最在行。“他高中毕业后被南京的伪中央大学录取。可念了一段时间,他发觉这个学校水准不够,就千方百计转到了浙江大学继续深造。”就读明德女中(现五中)的二姐王葆华和就读六中的五弟王葆权也都是各自学校的佼佼者。
解放前夕,五弟失踪了
大哥大学毕业后,到当时国民政府国防部联勤总署,做了一名上尉军官;二姐则成了“首都殡仪馆”的会计;王铮和老三也终于学成出师,由学徒升为店员,开始领薪。
不管多忙,每到周末的“家庭日”,全家人总会一个不落地聚集到父母在建邺路租住的屋子里。此时,满腹才学的大哥、二姐还有五弟,自然成了谈论的主角。他们无论口才还是见识,都让王铮佩服不已。“关起门来,我们一家聊得最多的,就是对时局的分析。”
1949年1月,王铮发觉,大哥、二姐和五弟的行踪变得越来越捉摸不定。“他们常常好几天都见不着人影,有时候甚至连‘家庭日’也不参加。”他们究竟在忙些什么?王铮满腹疑惑,“我清楚他们的为人,连看母亲的时间都抽不出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要办。”
而南京解放前的两天,更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五弟失踪了!父母彻夜难眠:“这孩子一直都很乖,怎么突然失踪了?”而二姐对此却显得格外镇定。
4月23日,他们一家终于盼来了南京的解放。可奇怪的是,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时刻,大哥、二姐只是匆匆回来看了看母亲便走了。“他们看起来,又疲惫又兴奋,深深的黑眼圈,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一个礼拜后,王铮像往常一样前去看望母亲,却听说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母亲激动地告诉我,五弟平平安安回来了!原来大哥、二姐和五弟他们都是地下党,而他们自己也是几天前刚刚听说对方的身份!”
殡仪馆成了保护所
当时的情景究竟是怎样?年迈的二姐王葆华为我们回忆了这段听上去匪夷所思的往事。“我是1947年8月加入的共产党。”在明德女中读书的那些年,她们一批进步学生对于民不聊生的生活,早已愤恨在心。因为结识了不少党内同志,那年8月,她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高中毕业后,王葆华进入“首都殡仪馆”当会计。她需要找一份社会职业,而这份职业对她革命工作的开展又十分有利。
王葆华很快被组织委以重任,1948年又在组织的安排下和党员小朱结婚,升州路上夫妻二人的住所成了地下党一个秘密的接头地点,王葆华以“朱太太”的身份负责掩护。于是,电视剧里时常看到的情节在这里真实上演着——窗户开着,窗帘拉开,代表安全;窗子紧闭,窗帘拉上,代表不安全。
在家是朱太太,在单位又成了王会计。一次,党内领导请王葆华安排一个上海地下党的住所,她灵机一动,把他安置在了殡仪馆,最终成功逃脱。
三兄妹暗中相互保护
三兄妹身份相同,可却在同一个屋檐下密不透风地过了两年,这让人不可思议。可王葆华却说,他们彼此之间有些心领神会。“大哥每次带人到家里来,我都会为他把守。”她从大哥的言行举止中早已看出几分端倪,可是两人之间从未点破。
她还保护过五弟一次。一天,母亲在打扫房间时,翻出了一本《苏联共产党党章》,吓得六神无主,赶紧交给了王葆华处理。“我一看心里就有数了,编了个借口就把我妈骗了过去。”
最惊险的事情发生在南京解放的前两天,一人找到家里来,二话没说,就让五弟跟着走。王葆华正好认得这个曾和自己接过头的党内领导,警觉到了情况不妙。事实上,那时候在六中搞学生运动的老五已经被盯上,被国民党特务列入了“黑名单”……还好,因为转移迅速,五弟成功隐藏到了苏北一带。当时,王葆华掏出了仅有的三块钱交到五弟手中,并且继续和母亲撒谎遮掩。
直到5月1日,那场会师大会召开之后,母亲才知道了真相。“这要是给国民党特务知道了,我们一家子都没有命了……”王铮无法忘记母亲知道实情后又惊又喜的表情。而在他心里,更多留存的是对大哥、二姐、五弟的敬仰和佩服。
解放后,大哥、二姐、五弟都分别进入了政府部门工作,一直到退休。“我们家现在的总人口加起来有62人,照片里被母亲抱在手里的孩子(二姐的儿子)今年整整60岁……”王铮指着照片,感叹不已。
最牛生日宴 明天开席
“金牛”来迎宾
最“牛”生日宴举办在即,昨天承办此次盛宴的颐锦·白鹭洲会所的工作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做最后准备。记者在会所门前发现,会所已经布置一新,为了贴合此次“牛宴”主题,居然还请来了“大金牛”做“迎宾”,让人耳目一新。原来这只“金牛”是会所工作人员连日来加班加点雕塑而成的,耗费了不少精力。全长2米,宽1米,健硕的牛身金光闪闪,栩栩如生,牛气十足。同时为了方便当天到场的“解放牛”顺利找到目的地,会所考虑周到,在公园入口做上了标牌,沿途路边的树上还挂上了牛头形状的指示牌,“牛头”来指路,一定错不了。
一掌定乾坤,犒劳“解放牛”
为了让来参加“牛宴”的“解放牛”们这个生日过得开心,吃得爽口,颐锦·白鹭洲会所的高级餐饮顾问薛文龙亲自上阵指导,今年80岁的薛老素有“金陵厨王”的称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薛老还给毛主席、胡志明主席做过菜。薛老说宴请“解放牛”,规格可不能低了,他们特别拿出在美食节上获过头奖的“一掌定乾坤”,这是一道南京民国菜,用牛掌做成,口味独特。
当然为了贴合“最牛生日宴”和“纪念南京解放60年”的主题,薛老和大厨们绞尽脑汁。瞧瞧,“雄师渡江”这道菜,主料是细滑爽口的豆腐,帆船造型的装盘可是大厨们精雕细琢而成的,寓意着当年百万雄狮过大江的豪壮气魄。由牛肉丸和鸽子蛋烩成的“欢聚一堂”这道菜,贴合了当天的气氛,菜名就让人过目难忘。
既然是给“解放牛”过寿,怎么能少了寿桃、寿面,会所的大厨们也想到了这点。当天除了有寿桃、寿面,还精心制作了大蛋糕,给“解放牛”们庆生。薛老说他们力求“解放牛”称心而来,满意而归,这个生日成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5000元 求宴会大厅上联
明天,100头“解放牛”、为解放南京出力的“老黄牛”,将欢聚在颐锦·白鹭洲会所的“太傅楼”大厅,共话南京60年沧桑巨变。
为了配合这次活动,颐锦·白鹭洲会所当天谢绝了“太傅楼”大厅其他贵客,将这片天地专门腾了出来,留给了我们。
有专家给“太傅楼”出了一副下联:水波月影拈花一笑对鹫峰。“水波月影”是描述我们宴会大厅那块儿的环境,“鹫峰”是指太傅楼一旁的鹫峰寺;“拈花一笑”是一佛学典故,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上联至今还没有对上。今天,我们向社会各界有奖征集上联。颐锦·白鹭洲会所表示,冠军可以获取5000元奖励。
快报记者 钟晓敏 赵丹丹 沈晓伟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