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三不教育法”颠覆流行教育 做人比做题更重要

2009年05月31日20:5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三不教育法”颠覆时下流行教育:做人比做题更重要

  作者:陈杰

  郭蔚瑜先生6本日记记下成功简单秘诀、“三不教育法”女孩高分考上复旦经报道后,在家长圈里引发很大反响:三天内,某知名育儿论坛上关于该主题的网友跟帖110多条,记者也接到家长来电十余通。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让“这里的教育静悄悄”外,记者还发现,勤于笔耕的郭先生有不少特立独行的家庭教育理念。通俗易懂的话语,看起来与众多爸妈心中的成功教育法背道而驰,却展现出对时下教育中一些流行现象的颠覆性见解。

  流行现象一:

  父母管孩子随心所欲

  一位初中校长曾经调侃:“如今社会上三百六十行,可能只有家长这个行当是门槛最低的。因为人人都可能成为家长,也不需要考什么上岗证、合格证后才开始履行职责。”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扮演的角色各种各样:或放任自流,或有张有弛,或“穷凶极恶”,或外松内紧,没有一定行为标准和评判尺度。

  ■语录:“爸爸妈妈同样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详解】郭先生认为,爸爸妈妈要教育好孩子,自己首先也要“受教育”。要有“我要学”的想法,而“学校”就在身边,与自己孩子的朝夕相处,“课本”是平时的好书好报好杂志中别人的好经验、专家的好观点。孩子则是读了这些好“课本”后最好的“实验室”。要想知道爸爸妈妈自己学习得怎么样,孩子的表现就是最好的检验标准。

  在采访过程中,郭先生经常说道:“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家长和孩子在同一屋檐下,家长的一切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处处影响孩子。要孩子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孩子抛弃的,自己首先要抛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说教来得更直接和管用。

  流行现象二:

  家长照搬他人“育儿经”

  时下网络非常发达,许多家长借助这个平台发表看法和意见。在一些知名育儿网站,活跃着一批家长。他们经常在网上撰写育儿手记,交流育儿体会,探讨家庭教育问题,边学习,边实践,与孩子共同成长。记者经常可以在这类网站上看到“各位BBMM(爸爸妈妈)给个建议”、“我的宝宝怎么办”之类的帮忙帖、求助帖。

  ■语录:“家庭教育没有公式。”

  【详解】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相同。郭先生认为,他的办法不一定适合别的家庭,别的家长也一定会有成功的例子。他的许多办法并不是照搬。别人的体会,别人的经验,经过他自己的思考、实践和咀嚼消化,成为了自己的东西。而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效果是,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流行现象三:

  爸妈为“不输在起跑线上”

  部分家长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不抓,后头来不及”。

  他们一方面看到社会各界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精神压力比较大,对学校和老师不信任,对孩子上学后能否受到好的教育心存疑虑,另一方面是跟风心理,你的孩子会奥数,我就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后,攀比到后来越来越紧张。

  ■语录:“不能让孩子输在软素质的起跑线上。”

  【详解】郭先生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很对,但它的内容不应该只是学习文化知识和考试获得好分数。教孩子怎样做人比教孩子做题更重要!

  在学习上,与其让孩子花大力气、花大钱不停地做外面买来的教辅书,或者让孩子双休日补这课上那校,还不如弄清孩子每天听课是不是听懂了。

(责任编辑:高瑞)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