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多个城市连曝经适房丑闻 专家建议反思制度缺陷

2009年06月25日04:0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CCTV《新闻1+1》2009年6月24日播出《经济适用住房,还适用于什么?》,以下为完成台本:

  分房摇号,弄虚作假;买房不住,违规出租,改变地块用途,违规建别墅,不同城市连续上演的经适房事件暴露出了哪些问题?保障性住房如今保障了谁的住房?

  专家建议:停止建设经济适用房。
淮安尝试经济适用房新形式,是存是废,存在争议中的经适房究竟该如何走?面对经适房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制订政策上我们还应该有哪些努力?《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我告诉您一个数字,就是在这个地球上生出一个六胞胎的几率是多少呢?是一千亿分之一,这已经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概率了,但是就在几天前,在武汉还发生了一件堪称奇迹的事情,那就是有六个编号相连的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在一次摇号中居然全部摇中了,事后有专家计算,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比率是一千万亿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就约等于不存在。那么当然经过事后的调查,这件事情是一个舞弊的事件,我们想请教一下观察员王先生,您怎么看这样一个人造的奇迹?

  王锡锌(特邀观察员):

  的确,这样一个一千万亿分之一的数字,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一个极端化事件的出现,也许我们根本去无法想像这样一个数字的存在,这种概率要想成为现实,需要动用多少人,多少关系,才能制造出这样偶然的必然。因此,小概率之后有大问题。

  主持人:

  今天我们关注这样一个小概率的事件,是因为这一段时期以来,有关经济适用房的新闻频出,我们收集了一下,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新闻主持人:

  6月12日,武汉市5100多名困难家庭市民参与经济适用房余家头小区的公开摇号,结果摇中的124个人当中有六个人的编号是连号,遭到质疑。

  解说:

  中签概率一千万亿分之一,连数学家都为之瞠目,就是这样的六连号通过电脑摇号,在武汉横空出世。从资格审查到摇号过程,经济适用房的层层审批程序竟然挡不住几份虚假的材料。武汉中心城区一处申购比达40:1的经济适用房项目,5100多名市民竞争购买124套经济适用房,六连号的申购户电脑摇号时竟然全部摇中。

  “李鬼材料”竟然一路绿灯,街道、社区、民政、房产等多个部门的审核一一失效,中介公司交几万元就能享受办证、登记、摇号一条龙服务。“武汉六连号”丑闻证明了经济适用房作弊链条的存在。经济适用房申请人身份作假,竟然畅通无阻,而对于千辛万苦申请到经济适用房的人,真的是住房困难,又真的是自己住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2009年6月24日早间报道: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镇有一个新城大厦,其中322套经济适用房交房才八个月,竟然有一半左右已经被出租,一些业主不顾经济适用房不满五年不能上市交易的规定,现在就通过中介转卖住房,导致部分经济适用房登记的房主并非是真正的房主。

  物管方保守估计,租出去的房子已经有一半,大厦内,有的房子搞起了日租房的小公寓,还有个体餐馆、渔家馆等。

  解说:

  经济适用房转租转卖,用途作假,成为个体追逐利益的工具,这已经不是个例,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司空见惯,这违背了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初衷,而除了申请人身份造假、住房用途作假外,还有开发商干脆在房产开发功能上作假。

  今天的新华网河南频道登出了新闻调查“经适房变身豪华别墅”,因为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替谁说话”,郑州一处经济适用房土地违规建别墅事件被媒体曝光。河南天荣置业有限公司承建“西湖秋韵”,郑州市规划局明明发放了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许可证,然而当经济适用房建起大面积别墅时却无人监管,当民众举报此事时又遭到冷落。

  开发商打着经济适用房的名号盖商品房,公开造假,为困难群众谋福利的经济适用房,成了审批官员权力寻租的砝码和开发商牟取暴利的工具。就这样,经济适用房在被真正需要的群众适用之外,居然也被身份造假者适用,被用途造假者适用,被不法开发商和官员适用。

  就在今天,关于经济适用房除了以上带有灰色基调的新闻,还有一条新闻备受人们期待,那就是从明天开始,《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公布,此前,该办法征求意见稿曾经在网站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点击数共达1801.8万人次。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经济适用住房的准入条件,而在户籍年限、收入财产标准、住房困难面积标准等方面,网友交锋激烈,不知道明天公布的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能否在杜绝经济适用房乱相上有所建树。

   主持人:

  王教授,您看这一千万亿分之一的事件到底是怎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拿到这六套房的事件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好多东西还不能下定论,但是里面有一些事情我们是值得分析的。因为当我们看资料的时候发现,实际上在去年,武汉市就已经注意到经济适用房在出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他们就已经修改了相关的程序,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是,真是要过五关斩六将,首先他是要经过街道办事处的核准、初核、初审,再经过区民政局,还有房产局等等一系列的再审再核,但是还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王锡锌:

  您刚才说到过五关斩六将,本来应该是非常复杂的过程,看起来在武汉,其实我相信许多地方都是可能在轻飘飘之间来完成的,小概率的偶然在很多时候成了必然。尽管我们有这样一些程序,比如说有三次的审查、审核,甚至还有社会公开公示,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种准入资格的门坎问题,首先是定得过于宽泛。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肖尧)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