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们需要怎样的“不拘一格”(图)

2009年07月13日06:2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沈阳日报
孙连宇

  每年夏季,都有两个“状元”占据着国人视线,一个是NBA选秀状元,一个是国内高考状元。前者每年一个,既是肌肉男,又是印钞机。后者每年一堆,国人早就审美疲劳,剩下所谓的“满分作文”聊充谈资,算是个“异形”状元吧。

  “状元”,在国外不过是个选秀顺位而已,而国人却有种“傍”的驸马情结,多多少少怀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一劳永逸。虽说“文无第一”,但满分作文依旧刺激着我们神经。比如今年,因为一篇“甲骨文作文”,绵阳考生黄蛉成为“古文字达人”,尽管因为跑题只得了8分。
同样的,武汉考生周海洋所谓的最牛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介绍,他们的高考成绩都不理想,但还是有高校表示愿意破格录取。我们欣慰,当个性化思维遭遇固定评价标准时,我们的高校愿意“突破”。

  我以为,破格录取“怪才”、“偏才”,既是对目前教育模式的一种纠偏,也是在体现另一种公平——人才不是完全能用分数来界定的: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被破格录取;吴晗考试时语文和外语都是100分,数学却是零分,清华大学让他做了历史系插班生……再看今天,我们许许多多的高校都对奥数情有独钟,敞开大门,这也是一种公平。

  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下考量,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曾经,我们需要历史观的重铸,需要价值观的自信,所以才对“百无一用”的书生意气破格;一度,我们加紧经济建设,数理化才都有了挥洒的天地;现在,大国崛起告诉我们,一边欣赏传统霓裳,一边笑看数字音符,这就是自信与雅量,是新长征路上的“不拘一格”。

  试想一下,如果没这些“破格”,我们的文化还会如此丰富么?还有,《星期三是蓝色的》作者丹尼尔·塔米特,从小患有自闭症,却是语言学家,并能记住π小数点后22513位数字,保持了欧洲记录。如果从智商等大众考量方式看,他是个笨人,但是从能力上来看,他是“雨人”。

  因为,本来相互独立的思维、记忆、感觉和观点,如果能出乎意料地汇聚在一起,就会产生罕见、富有创造力的想象。而想象,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总说公平竞争就要摒弃变通,因为我们见惯了太多的权力寻租,比如说冒名顶替、违规加分……一旦有了自由裁量权,似乎变通就变味了,有种腐败的酸臭。

  但破格录取黄蛉、周海洋式的“怪才”、“偏才”,公众对此并不觉得有失公平,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其某一方面超常才能的肯定。这里我们可以参考NBA选秀,大学的也好,高中的也罢,球队需要的是他们的专长,所以没有人对他们的高薪愤愤不平——这个状元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球队建设的。

  同样,大学不是培训班,用不着培养流水线产品,应着力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恪守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有所变通。当然,破格录取的前提是:公开透明。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