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鲁迅作品的“被调整”与“鲁迅精神”的传承

来源:山西日报
2009年10月10日04:10
  时间:2009-10-10 03:41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中学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新华网所做的调查可以看到,关于鲁迅作品减少的讨论已经逐步由中学教育升级为鲁迅精神的争论。

  持反对意见者,更多的强调不应在教材中淡化“鲁迅精神”,应继续民族精神的传承,留给下一代“不能忘却的”烙印。但在专家看来,调整几篇作品,并不意味着对“鲁迅精神”的淡化。

  一些文学界人士始终认为,人文教育是多元化的,“鲁迅精神”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传承。

  随着学校的开学,这一讨论暂时平静了,但如何传承鲁迅精神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鲁迅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身处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的人格和气质决定了他的文章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我们很多人包括中学生都是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伟大的鲁迅”,是“概念化”的鲁迅,却少有人能了解生活中“平凡的鲁迅”。

  当年有人曾经问曹聚仁,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回答:“"知人则哲",要了解一个人谈何容易。虽说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但从一个人的文章来了解其人,比以貌取人还要渺茫些呢!”

  很多人回忆鲁迅时都谈到:鲁迅先生笔下攻击对方,当然是异常尖刻,但谈话中论人,却非常平恕;其为人和蔼可亲,幽默的可爱;日常生活非常简朴,而且“对人太热烈太真诚”,以至于有时显得很“傻”。

  我们觉得,对中学生来说,认识生活中“平凡的鲁迅”或许更有教育意义。

  鲁迅曾说过:“我先前的种种不客气,大抵施之于同年辈或者地位相同者,而对于青年,则必退让,或默然甘受损失。”李霁野曾深情地写道:“先生爱护青年人,为他们卖别人所不肯出的苦力,因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据内山完造记述:鲁迅逝世后的两天里瞻仰遗容的有上万群众。第三天下午出殡,“谁也没有下过命令,没有做过邀请,也没有预先约好,而送葬的行列,却有六千人光景的大众,而且也差不多全是青年男女和少年。”

  鲁迅的伟大,不只是因其作品而伟大,也是因其人格的伟大。

  当时还是青年人的孙伏园和鲁迅一同旅行,鲁迅常常替他打铺盖,这使孙伏园常常想起“耶稣尝为门徒洗脚”的故事。“凡是需要帮助的他无不热烈真诚,为晨报副刊写文字,完全出于要帮助一个青年学生的我。”郑振铎也说道:“他最勤于写作,也最鼓励人写作。他会不惮烦的几天几夜的在替一位不认识的青年,或一位不深交的朋友,改削创作,校正译稿。其仔细和小心远过于一位私淑的教师。”

  “鲁迅对于后进的提拔,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语丝》发刊以后,有些新人的稿子,差不多都是鲁迅推荐的。”郁达夫写道,“鲁迅的热心于提拔青年的一些事情,是大家在说的。但他的因此而受痛苦之深刻,却外边很少有人知道。”郑振铎谈到一件事:当时有一位不相识的青年寄一篇稿子来请鲁迅改,他仔仔细细地改了寄回去,那青年却来信骂了一顿,说被改涂得太多了。第二次又寄一篇来,鲁迅又改了寄回去。这次的回信却又责备他改得太少!鲁迅对此感叹地说道,现在做事真难极了!“但他并不灰心,仍然的在做着吃力不讨好的改削创作,校正译稿的事,挣扎着病躯,深夜里,仔仔细细的为不相识的青年或不深交的朋友在工作。”

  鲁迅不愿意过太安逸的生活,他居家生活非常简单,裤子是三十年前留学时的,棉被里是多年没换的老棉花,褥子也不愿意换厚一点的。但他对需要帮助的青年或贫弱者,却极是慷慨,以至于被人利用,经常被骗。“对人太热烈太真诚,一生碰过多少次壁。”这是鲁迅的“傻”,也是鲁迅的可爱。他以他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鲁迅没有写过长篇小说,这一遗憾常为一些人所诟病。他曾计划写唐朝文明的长篇历史小说和关于四代知识分子的长篇,这两部长篇他已构思并做了很多考察准备工作;晚年时曾拟编中国字体变迁史及文学史稿各一部。这些巨著不曾完成,自然是社会的巨大损失。但鲁迅以为,社会批评的工作比长篇巨制的作品更急需。他说:“我一个人不能样样都做到;在文化的意义上,长篇巨制自然重要的,但还有别人在;我是斩除荆棘的人,我还要杂感下去……”此外,他是时刻不忘中国新文艺发达的基础的“泥土”工作的,例如翻译、印书、阅稿等等。社会的工作和为他人辛勤的付出,占用了他的时间,也耗尽了他的精力……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生活中“平凡的鲁迅”。

  剑客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