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明确负面信用记录最长保留期为七年
编者按:10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让我国的征信立法步入了实质性阶段。
无奈:负面记录“背在身”贷款屡碰壁
因为在校期间办理的助学贷款利息没有及时归还,每月26元利息,连续17个月逾期记录,这在林岳(化名)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出现了“信用污点”。不久前,他要到银行贷款买房,就是因为这一连串的负面信息,贷款屡屡碰壁。
而13日新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有关负面信息保留期限的规定,使他觉得自己打个信用翻身仗“还有希望”。
据悉,2006年央行组建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要是在银行办过卡、贷过款,都会自动在该系统中生成一份属于自己的“信用报告”。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也是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最多的机构。很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在招聘过程中,也都要求个人提交一份自己的信用报告做参考。”据银行人士介绍,目前各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核中,均将个人信用报告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
业内:7年保留期参照国际惯例
此前,关于信用报告中的“负面信息”保留期的问题,一直没有一个明确说法。
“负面记录的保留期是从该笔贷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保留一定的期限。但之前确实没有一个确切说法。因此,从数据库建立开始到现在的负面信息都一直保存着。”昨日,省内一银行业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国际上一般的做法是保留7年。对于信用卡逾期记录,如果打印信用报告,仅显示过去两年的还款信息。按照美国的做法,一般的负面信息保留7年,破产的、特别严重和明显恶意的负面信息保留10年。超过保留期限,负面信息就将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被删除。
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首度提及“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银行人士表示,这一规定,跟国际惯例差不多,也比较切合实际。如果保留期太短,不足以对失信行为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但对于那些并非主观意愿导致的失信行为又显得过于严厉。
小贴士
五类情况最易导致“不良”
目前有五种情况最容易导致不良记录:第一,“睡眠信用卡”不激活还是会产生年费,若不缴纳就会产生负面的信用记录;第二,信用卡透支消费、按揭贷款没有及时按期还款;第三,贷款利率上调,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或分期,产生欠息逾期;第四,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第五,手机号停用,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因欠月租费而形成逾期,也会造成不良记录。
如何保持好的信用记录?
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非常重要。下面这些习惯将帮助你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牢牢记住每笔信贷和每张信用卡的到期还款日,每月准时偿还信用卡、房贷、车贷等贷款;在偿还能力范围之内适度透支,不要花的比赚的还多;搬家时要及时通知银行,确保地址变动后也能如期收到账单,你还可以主动通过客服热线等渠道查询账单;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变化后及时与银行更新,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银行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你。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