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提示
天然气要涨价了?这一说法近几个月一直在武汉流传。而一场40年同期最大降雪,更让这一说法变得有点靠谱。
下雪以来,晨报陆续接到多处居民反映供气不足。家住鲁巷碧水花园的谢先生称,平时烧一壶水只需5分钟,最近几天得十多分钟。于是,市民在继前几天“囤菜”后,开始疯狂“囤气”。(记者 陈永权)
记者探访 “充气”点排长龙
3000商户停(限)气供气压力减少一半
昨日10时20分,记者来到位于台北路的天然气公司北湖营业厅,7个缴费窗口全部排成了“长龙”,150多人把整个大厅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称,平时只开放三四个窗口就可以满足市民的充值,从前天开始,所有窗口开放仍然忙得不可开交。
从汉口新华家园赶过来的市民宋女士称,她8月份已经充了150立方米气量,还剩40立方米的气量,但最近天气突然变冷,天然气现在供应紧张,家中做饭、烧水、洗澡都用天然气,怕到时不够用,所以“从单位请了半天假赶来充气”。她说,已经排了半小时的队了,但只充了10立方米的气量,原因是天然气公司规定“4个月内只能充160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天然气公司其他营业厅情况也是如此,涨价传言和气压不足引发了天然气的大抢购。
3000商户停(限)气
11月中旬以来,近40年罕见的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波及全国,导致全国天然气用量集体攀升,气源告急。我市于11月12日拉响天然气供应红色警报,启动紧急预案。截至昨日,我市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全部停气,改烧其他能源;近3000家商业门点除正常餐饮用气外,也全部限停。尽管如此,我市仍遭遇了2004年川气入汉来最大的气荒,天然气缺口达100万立方米,且每天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增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用气趋紧。
供气压力减少一半
昨日,记者来到市天然气公司调度中心看到,电脑仪器上管网压力数据不停地闪烁,处于红色警示状态。工作人员介绍,正常的管网压力是1.0兆帕以上,但是目前实际压力只有0.5兆帕。难怪不少市民反映,近日烧水、做饭总感到火苗特别小,平时烧一壶水只需5分钟,最近几天得十多分钟。
据悉,如果管网压力继续降低,我市整个天然气管网将可能瘫痪,甚至引起全市停气。
原因分析
寒潮是气荒直接原因
采暖设备成“夺气”主力
今年9月,因上游天然气气田大规模检修,我市曾出现10天“缺气期”,全市的士停止供气,为“历史罕见”。本次缺气从11月初开始,到目前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为何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造成影响如此之大?
昨日,天然气公司新闻发言人余国华分析,造成本次气荒最直接的原因是,从本月初开始的寒潮雨雪冰冻天气。
他介绍,由于天然气属于全国统一调配供应,寒潮的到来势必引起天然气用量集体攀升,“西气东输”管道沿线各城市天然气均供应紧张。武汉连续多日气温在0℃左右,出现罕见“气荒”也就不难理解了。
工、商业用气都停掉了,为何居民用气还这么紧张?余国华称,居民家中壁挂炉、移动采暖炉等大功率采暖设备激增,是造成用气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我们都没想到的!”
他说,我市非采暖季节,居民用气量只相当于总供气量30%左右,还有70%为工商业用气,对工商业用气限停后应该能满足居民用气需求。
但是,通过最近几天对燃气充值户初步统计,我市约3~5万户家庭在使用壁挂炉等大功率采暖设备,而3年前还不到1万户。“可别小看这些壁挂炉用户,一户人家的用气量就达10到15户普通家庭用气量。”据了解,壁挂炉用户一个月的气量约在300立方米左右,而普通家庭用户只需约30立方米。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