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区 > 《环球人物》最新

为实现对丈夫的承诺 黄秀英用板车拉出一所学校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2010年01月06日15:18

  为实现对丈夫的承诺

  黄秀英,用板车拉出一所学校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卢先庆

  在滚滚长江与莽莽的大巴山交汇处,有一个面积仅2900多平方公里,人口62万的小县城——重庆巫山县。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巫山旧县城已经沉没在翠绿的湖水下。一座崭新的山城依山而建,矗立在人们面前。

  沿着一条较为陡斜的马路, 走进巫山县新县城的教师新村,远远就能听见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周边的市民都知道,那是巫山少儿流动学校——但谁能够想象,创办这所学校的竟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

  45年前,为了将万念俱灰、精神失常的丈夫从绝望中拯救出来,她发誓要帮丈夫建所学校。于是,数十年如一日,她风餐露宿,披荆斩棘,拉板车、住工棚……文盲黄秀英没有食言,她用柔弱的肩膀为丈夫修起梦中的学校,为9000多名贫困孩子托起未来的梦想。

  两颗苦难的心

  冬日的一个清晨,太阳还没完全从山尖露出身子,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来到坐落在教师新村的少儿流动学校。

  在学校操场上,一位大娘正在清扫垃圾。“您好,请问黄秀英在这里吗?”记者上前询问。大娘笑了,“我就是黄秀英啊。”

  她热情地带领记者四处参观,言语间充满了自豪和喜悦。“我们办的是穷人学校。”她不止一次地说。该校758名学生,孤儿、单亲子女、父母残疾和特困生占了一大半。69岁的黄秀英从1988年办学以来,20多年共帮助培养了9000多名贫困学生。如今,这些贫困孩子都能自食其力:有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从事翻译工作的,有在深圳等地当公务员的,还有自办公司、成功创业的……每逢节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问候电话,成了黄秀英夫妇最大的欣慰。

  回顾45年走过的路,黄秀英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苦,但她却觉得值得。1960年的一天,刚满20岁的黄秀英在江边挑水,不远处,一位男子正在江边哭泣。就在她离开时,男子突然纵身跳进江里。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黄秀英飞奔过去,一把抓住男子的皮带,将他救了起来。被救的男子名叫张发田,24岁。相互交流中,他们了解了彼此悲惨的身世:1936年,张发田出生在巫山县曲尺乡的一个山沟里,家里非常贫困,父亲实在难以养活6个子女。在张发田12岁那年,无奈地把他送给了城里的一个商人。1955年,张发田考上奉节师范学校。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有人恶意陷害他“画符拜神,在家乡参加大刀会,十恶不赦。”学校将张发田开除学籍,遣送回家进行劳动改造,那年他才21岁。

  比张发田小3岁的黄秀英两岁丧母,先后有过2个继母。解放前,父亲在县城做屠夫,家里时常无米下锅。从记事起,黄秀英就要割草砍柴,但不管怎样累死累活,都是继母的眼中钉。“读书”是黄秀英童年最渴望的,多少次,她踮着脚尖在教室外偷听老师讲课,继母发觉后骂她偷懒,扯住她的头发拳脚相加。12岁时,黄秀英被酗酒的父亲用棍棒撵出了家门。从此,无家可归的她不得不在马棚里安身度日,与大人一起上山伐木,下地耕田,开始自谋生计。

  戏剧性的偶遇,相同的苦难,拉近了黄秀莲和张发田的心。两年后,他们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一句承诺改变一生

  婚后,张发田一直在城关运输队受管制,下苦力,十年寒窗的教师梦就这样破灭了,他心里不甘。白天,他顶着烈日暴雨,扛大包,搬重物;晚上,他仍在灯下苦读。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1962年的一天,有人从张发田家里翻出了书,把“死不悔改”的他揪出去游大街,用鞋底打得他鼻孔流血。张发田彻底绝望了,日渐消瘦,精神萎靡,整天不言不语直发愣。

  望着丈夫绝望的眼神,想到他连看书的权利也被剥夺,黄秀英只能在夜里暗自流泪。1964年,又一次被批斗后,张发田生了重病。半夜,他时常躺在床上说胡话:“没学校要我,当不成老师,我不想活了……”“秀英,你看河中间有个学校,好多好多孩子在听我讲课,我要去……”

  看着胡言乱语的丈夫,黄秀英明白,当不成老师是丈夫一辈子的痛。握着丈夫的手,她给了他一句郑重承诺:“你好好养病,等你病好了,我一定给你修所学校!”

  一个从没上过学的文盲,要办学校,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倔强的黄秀英就因为一句承诺,做到了,也为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一架板车拉出一所学校

  “修学校,肯定需要钱。”为了实现对丈夫的承诺,黄秀英主动到运输队替丈夫下苦力。从长江码头到巫山旧县城,乱石铺地,黄秀英将拉绳套在肩上,四肢并用趴在地上拉木板车。石头、沙子、煤炭,只要有活,她就接,100斤2角钱,一车货拉下来能挣1元钱。肩上的血泡起了又破、破了又起……就这样,木板车在巫山老县城的大街小巷上碾了20多个春秋。

  黄秀英说,在最难熬的日子里,“建一所学校”是他们与命运抗争最大的精神支柱。1965年,张发田因不堪重负病情恶化,成天卧床不起。黄秀英起早贪黑,除了要拉板车,还炸油条、烙饼子,捡废品,卖钱给丈夫抓药。张发田被妻子的坚强感染了,他硬撑着,野菜难吃,但总强迫自己多食多咽,时常哽在喉管里直冒冷汗。“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全家四五口人有时一天只喝一碗苞谷粥。”黄秀英回忆,为了将儿女培养成人,家里没钱交学费,张发田就自己手把手地教孩子。

  到1988年,黄秀英为丈夫修学校的心愿还没能实现。已经平反的张发田被安排在巫山一所小学教书。当时,初中毕业生能继续升学的不到50%,眼见不少少年失学后四处游荡,黄秀英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先办补习班。

  她拿出拉板车挣的所有积蓄2万多元钱,从7户村民手中买了2亩山田,夫妻俩自己动手开始修学校。“为了省钱,我们自己挖土方、运泥石。”黄秀英说,“修学校就用了两年多时间。修一间教室招一批学生。”

  没想到补习班效果格外好,两年后,前来补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为扩大学校规模,黄秀英四处借债。好不容易,在原有12间教室的基础上又增修了8间教室,办起“树人中学”,学生很快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两三百人。

  “敬爱的慈母妈妈,在您辛勤的培育下,我现在已经成为四川康定医院的院长了。我永远忘记不了您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您永远都是我的慈母妈妈。”在黄秀英家中,类似的信件成百上千。

  10年过去了,教育在不断改革、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已经不再是难题。但又有了新问题。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来巫山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越来越多,南来北往的流动儿童大多户口不在本地,入学成为一大难题——上高价学校,对农民工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不花钱,就无学可上。

  黄秀英和已经退休的丈夫商量后,停下办得好好的中学,创办起巫山流动少儿小学。第一年,只来了13个学生,教职员工却有近10人,一年下来亏了上万元。又过了一年,情况才好转,有了300多个学生。

  一辈子不会停止

  2002年,随着三峡工程清库逼近,学校面临拆迁。这时,黄秀英已经年过六旬,子女都劝他们别折腾了。黄秀英还没来得及做决定,许多学生家长就找到她:“黄奶奶,听说学校不办了?那我们以后怎么办啊?”想着学校的700多名孩子,夫妇俩决定继续将学校办下去。

  黄秀英告诉记者,在新校迁建过程中,为了节省资金,建校工程只采用半承包方式(包工不包料),他们夫妇就自己选购材料、监督施工,甚至亲手干活。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黄秀英夫妇在工地上搭起简易工棚,一住就是3年,夏天酷热难当,冬天寒风刺骨,两位老人几度休克,险些送命。

  2007年,一次大雨造成山体塌方,打断了工地上的一根柱子。为了省钱,黄秀英夫妇拿着锄头自己去抢修。没想到,淤泥还在下滑,瞬间将两位老人掩埋,仅露出头部,他们大声呼喊,恰逢有人经过,才得以脱险。

  寒冬里的一天,黄秀英为了向亲戚借5万元钱,冒着风雪,在亲戚家的门口一等就是4个小时……黄秀英终于等来了亲戚,借到了钱。第二天,她就被送往医院,病倒了。

  他们的行为,感动了县里的百姓,在当地县政府支持帮助下,2008年9月,一所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有18间教室外加活动室的新学校在县城落成,取名“巫山少儿流动学校”,约700名学生在这里学习。

  少儿流动小学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有的和父母相距遥远。这些娃儿就像自己心头的一块肉,黄秀英夫妇细心呵护,百般疼爱。虽然没文化,无法亲自上讲台上课,但黄秀英从没闲着。为孩子们煮饭、烧水,照顾生病学生……

  “我们学校是黄奶奶和张爷爷修的。长大后我要把学校办得更好。”如今,在学生的眼中,“慈母妈妈”已经升为“黄奶奶”了。然而,那稚嫩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黄秀英夫妇的感激。

  “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还要把学校办下去,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学习。”黄秀英老人说,“最初办学校,是因为我答应了他(张发田)。现在过去40多年了,这件事,我这辈子都没法停下来了。”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