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重庆6位外来书记硕士博士各一半 熟悉资本运作

来源:重庆日报
2010年02月04日08:59

 

“三年离开后,我们派出去的这批干部将“像种子一样开花”。”——南川区委书记王永康
“三年离开后,我们派出去的这批干部将“像种子一样开花”。”——南川区委书记王永康

“我已经是重庆的永久市民了。大家千万不要把我放到酉阳的对立面去看。”——酉阳县委书记陈勇
“我已经是重庆的永久市民了。大家千万不要把我放到酉阳的对立面去看。”——酉阳县委书记陈勇

“既然来了,就是做实事,不是做政客。”——双桥区委书记吴国升
“既然来了,就是做实事,不是做政客。”——双桥区委书记吴国升

  双桥吴国升:

  站在“桥”外谋布局

  桥不是双桥的特点。

  人口少(常住人口5万人),地盘小(43平方公里)才是双桥最明显的特征。

  但是,双桥人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对外一般不展示自己的“小”处,人均GDP8000美元,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矛盾之中,双桥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但又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

  而随着支柱企业———红岩重汽的外迁,双桥的“长处”开始让人担忧和焦虑。没有红岩的双桥,未来路在何方?

  更让吴国升不安的事情还有:到任不久,工商局就向其报告,有几家重汽的配套企业在咨询外迁事宜。“得知这些消息,压力非常大,双桥已经‘伤筋动骨’了,不能再雪上加霜。”

  红岩重汽为何要外迁?一方面有企业的原因,也有双桥自身的原因,那就是双桥的发展跟不上企业的需求。

  吴国升说,过去双桥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超过了80%,第三产业仅仅为1%,极为不合理。

  经过仔细分析后,吴国升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跳出双桥看双桥,跳出双桥发展双桥。”

  吴国升说,资源禀赋是双桥的劣势,但是站在大的区域来看,双桥可以利用和依托的资源又非常多:从双桥出发,10分钟车程以内,到达区域可以覆盖30万人口,半小时之内覆盖400万人口,1小时之内则能覆盖2000万人口。

  视野相应拓宽后,完善第二产业,突出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吴国升的重头戏,机电交易市场、金属材料市场、建材市场等相继破土动工。

  市场建起了,人气就来了,消费就上去了,经济结构就趋于合理,这是吴国升推动三产业发展的逻辑点。

  整合重庆各科研院所的研究、专家资源,江浙沪的企业、党政资源,重庆各委办局政策资源就成为吴国升春节前后的重要工作。吴国升说:“过不了几年,双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人均GDP过万美元也可实现。”

  潼南于松柏:

  “差钱书记”打出三套组合拳

  都说这个世界“不差钱”,可处于“一小时经济圈”的潼南,“差钱”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一缺就是好多年。

  2008年,潼南财政收入3.8亿元。

  因为“差钱”,潼南的民生欠账很多,积压不少矛盾,社情复杂。潼南县发改委主任彭斌说:“仅以前企业改制一项,需补偿的资金缺口就有2个亿。”

  工业“起不来”是导致“差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8年,潼南的产业结构比例显示:农业为25%,工业为35%,服务业为40%。

  “这种结构在大城市是可以接受,但对于一个县域经济来讲,却是致命的,服务业比重大,无法支撑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彭斌说。

  滞后的工业现状与潼南先后经历的行政区划调整紧密相关。彭斌称,潼南先后归属于川北行署遂宁专区、绵阳专区、江津地区,直至1983年才划归重庆。

  “无论在哪个行政区域内,由于受交通条件限制,潼南都是处于一个边缘的位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布局都没有考虑过潼南,重庆直辖之后才开始慢慢起步。”

  而这些事关潼南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样摆在了新书记于松柏面前。

  “财力比较弱,想办的事情办不了,积下的矛盾自然多,这也导致一部分干部一度讨厌群众,这无疑是潼南发展中最大的危险。”于松柏直言。

  干部大走访,万人评议机关,3000干部大调研大落实,于松柏先后打出了环环相扣的“三套组合拳”。“把干部派下去,就是要把老百姓的气顺了。

  有些问题,靠财力一两年都解决不了,但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气可以解决,只有气顺了,才能有发展的凝聚力。”于松柏说,大走访,解决了不少积案,其中20年以上的就有26件,许多农民、下岗职工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也锤炼了干部的执行力。

  干部、民众的气顺了,经济发展的张力得以激活,2009年,新引进项目107个,其中过亿的项目有43个。

  “潼南无工业”自此远去。

  云阳李洪义:

  从提振信心开始

  见到李洪义,是2009年12月初的一天晚上。

  此时,距李洪义到云阳任职县委书记已过去1年零3月。

  “你看,一年时间,我这一圈的头发全白了!”李洪义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门说,身上的压力和担子很重,“不管每天工作有多忙、多累,都不能让干部在我的脸上看出任何困难来,只能藏在自己心里。对于他们来说,提振信心是关键。”

  不说困难,不等于没有困难。

  一个月跑遍所有乡镇,而吃透这个地方则花去大半年时间。李洪义坦言:“人才、土地、资金是云阳发展的三大瓶颈。可以依托的人才就是全县的干部,但懂经济、思想开放的干部则比较少。前面10多年时间,干部的主要精力是移民搬迁,转入经济发展阶段后,大多数干部缺乏信心。云阳的工业能发展起来吗?这是许多干部的疑虑。”

  过去,云阳有183家工矿企业。经历关、停、并、转后,只剩下25家。2008年的工业产值大约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5亿元,每年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费用超过10个亿。云阳县发改委负责人说:“这点钱只够解决温饱,要发展,必须破解产业空心化。”

  “工业不发展,133万人口怎么养活?”李洪义说,发展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干部,并提振干部的信心。

  在云阳,李洪义说他从来不指责干部,并要求所有的部门负责人都要这样做。

  “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招商引资,如果干部之间互相指责、诋毁,传到投资商那里,会得出一个结论:这里的干部不团结,不干事,投资那里能让人放心吗?”李洪义说,这样做,是希望营造一个干部间工作的好环境,让大家放下包袱、集中合力抓发展。

  2008年,云阳投资过亿的项目为1个。到2009年,投资过亿的项目达到8个,地方财政收入有望达到3.5亿元。江苏雨润集团、金田集团、重庆化医集团落户云阳的重点项目相继进入关键阶段。

  “在云阳工作3年,就是打基础,干实事,不玩虚的。”李洪义说,等我离开时,云阳工业产值肯定过百亿,比来的时候翻两番。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小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