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专家认为中国高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24日15:33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专家认为中国高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新华社记者 刘劼 陈先锋 张正富

  虽然已是大年初十,广州南站的退票窗口还是挤满了等待武广高铁退票的乘客,490元的二等座车票被炒到800元。曾经被认为只适合高端商务人士乘坐的武广高铁在今年春节和普通客车一样“一票难求”。

  在春运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一年一度在中国上演之际,武广高铁车票的供不应求应验了建设之初的预言:在中国建高铁,不愁没人来坐。

  据广州南站新闻发言人何秋利介绍,春节前一周由广州南站始发的武广高铁票已提前一周售罄。初二初三除早晚时段外,始发列车上座率保持在90%左右。从初四起,武广高铁湖南沿线各站往广东方向,每趟车组基本满员。春节7天日均载客5万人次。

  郑州铁路局数据显示,郑西高铁在春节期间长途票预售完毕,短途票略有剩余。

  据铁道部统计,今年参与春运的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京津城际等高速铁路总里程超过2700公里。“武广高铁投入春运,有效缓解了京广线武广段运力紧张的状况,舒适、快捷、便利的特点也极大提升了春运出行质量。”广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如果说春运情况特殊的话,那么武广高铁和已经运行一年多的京津高铁平时70%多的上座率也很能说明问题。曾几何时,在众多中国老百姓心里,“出行”等于“受罪”。现在的出行状况只能说是稍有缓解,还远未消除人们对“出行”的恐惧。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曾表示,到2012年,中国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届时,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基本形成,连接所有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而在建设之初,不少人都在争论高铁背后千亿元的投资是否值得?外媒更是质疑高铁投资很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新事物刚出现时总会伴有质疑的声音。”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1998年开始中国大力兴建高速公路,当时也是很多人质疑。不过现在回头看,大量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庄健表示。

  铁道部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铁路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2010-2012年之间预计完成投资超过2.1万亿元。到2012年,以“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为骨架的高铁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

  庄健指出,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人均铁路长度才6厘米,因此不能仅以铁路总长度和其他国家的情况判断中国高铁建设过度。高铁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历史证明,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期都伴随着铁路里程的爆炸式增长。庄健认为,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正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这两者不只是巧合,更有内在必然的联系。

  专家认为,高铁将沿途地区连成“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也将因“高铁时代”的到来而飞速发展。可以预期,高铁将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发展经济,基础设施先行。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对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区域一体化和全国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庄健说。

  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珠三角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土地等资源的制约并正在积极转型,而武广铁路将珠三角发展腹地直接延伸到湖南、湖北,有利其升级转型,开拓内需,也为鄂湘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省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广东近年提出的“腾笼换鸟”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主要方向便是中部地区。武广高铁直接拉近了鄂湘粤的城市距离,为珠三角打通了产业转移通道。

  “过去30年的发展重点是沿海东部地区;未来30年的发展重心则是中部地区,而中部的龙头在湖南、湖北。”他说。

  “未来的武广高铁将分担京广铁路的客运功能,使京广铁路能够更多地行使它的货运功能,从而能将中部地区的煤、粮等重要物资运送出去,必然将在武广沿线加速"前店后厂"式产业转移。”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富泉认为。

  而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中部转移的趋势也逐渐开始显现,沿线一些城市都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口。有专家估算,武广沿线将带动上千亿元产业转移。湖南省还为此特意推出34条新政。据统计,去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就承接了1600余项产业转移项目,其中138个项目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

  而对于高铁所需的巨额融资,庄健认为这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从长远来看需要多元化融资渠道。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应逐渐让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其中。

  从碳排放角度讲,高铁也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有关研究显示,高铁的碳排放仅为飞机的10%。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体的博弈过程中,建设高铁对中国来讲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项目战略总监李琳博士说。

  目前公众对高铁的担忧主要集中在高票价等几个有限的问题上。专家表示,随着通车里程的增加及管理上的不断完善,相信这些担忧都将逐步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