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四川:鼓励剩余劳动力出川 广东:吸引优秀农民工安家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10年03月04日06:59
  长三角、珠三角“用工荒”,话题热到了全国“两会”上。在本报和南方日报记者的牵线搭桥下,来自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和用工大省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们就此展开对话——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胡敏南方日报记者吴哲

  谈缺口——

  广东:缺的主要是技工

  【陈云贤:佛山用工缺口超过5万人】

  四川:多重因素叠加

  【李酌:仁寿有5万返乡农民工留下了】

  同样是5万人,在佛山市市长陈云贤代表和四川仁寿县县委书记李酌代表看来,意义迥异。

  陈云贤说,目前佛山用工缺口超过5万人,基本技工最紧缺。“这是短期缺口,长远缺口则来自金融、外资企业,比如汇丰银行、AIA等,一般都有两三千人的用工缺口。”

  对此,身为佛山市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机械分厂厂长的袁桂彬代表也体会很深:数控专业人员匮乏让其心忧,在最近几次人才市场、技校招聘中,真正技术过得了关的,只招到了一个。

  四川能不能多输送一些对路的工人?面对广东代表的询问,李酌代表回应,拥有162万人口的仁寿县,每年有4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但在今年,有差不多5万人留了下来,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返乡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留下来原因很多。四川省委农办主任张宁代表认为,至少有两方面因素叠加:一是四川内需求量增大。去年,四川GDP增速14.5%,居全国第四,今年四川投资仍将保持在万亿元以上,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导致留在省内的农民工数量增加;二是新生代农民工比重上升,他们对劳动报酬、户籍待遇、劳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父辈,在务工选择上自我意识大为增强。

  “灾后重建留住了一些农民工,他们的收入甚至比沿海还高,”李酌补充说。

  尽管如此,张宁说:四川不会限制劳动力出川,因为今年灾后重建年内基本完成后,四川农民需要新的增收渠道。据了解,在四川转移就业的2100万劳动力中,转移到省外的有1200多万。

  谈出路——

  四川:哪里缺、缺什么我们不知道

  【张宁:信息对接出现了新断层】

  广东:政府企业正搭建对接平台

  【李秉记:让农民工转型升级】

  一个农民工最近回到3年前务过工的工厂发现,之前学的手艺已过时,不得不黯然离开。

  这是李酌赴京参会前听说的一个真实故事。他说,现在的劳务输出地有三惑——

  一是信息不对称。国际金融危机迫使仁寿8万多名农民工返乡,一年多以后,究竟哪些企业复工了?哪里需要人?很多务工人员无从得知。

  二是培训不对口。东部产业结构在金融危机中调整升级,使用工层次和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输出地现有的许多劳务培训还没跟上节奏。

  三是社会保障政策不对接。目前城市保险和农村保险没有实现对接,让农民对于出去打工心存顾虑。

  面对这些困惑,张宁坦陈,国际金融危机后,四川与用工地的信息出现了新断层。

  重塑对接平台——张宁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广东亿达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秉记代表的附和。他透露,自己正在草拟关于解决好农民工户籍迁移的建议。“产业升级,我们也要让农民工兄弟升级!”李秉记说,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做传统的手工劳动,我们要帮助他们成为管理机器的“管理者”。

  针对农民工希望留在城市、提高待遇等深层需求,陈云贤透露,佛山采取的措施包括,鼓励农民工介绍亲戚到佛山工作;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城镇居民9年义务教育体系,把农民工门诊医疗纳入医保体系;吸引优秀的农民工落户等等。

  广东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代表还提出,为员工建经济适用房,让员工有一个稳定的家的感觉。

  谈转变——

  广东:用工减少是大势所趋

  【欧广源:根本出路是产业结构调整】

  四川:帮助留乡农民工就业

  【李酌:要推动全民创业】

  “用工荒”把广东、四川双双推向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代表说,在看到“用工荒”同时必须看到,当前部分地区部分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确已不能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技术含量、加大培训力度等路径,达到以较少的人来发展较高技术产业的目的。因此,广东要解决“用工荒”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科技产业。

  身为企业负责人的袁桂彬代表算过培训成本账,他呼吁部分务工者转变观念:“不能培训一结束就要求涨工资。”

  对暂不考虑外出的农民工,李酌说,仁寿正在采取措施帮助其就业,比如建立全民创业园,鼓励农民工就地创业。

  连线

  珠三角发出结构性缺工信号——

  普工缺口大技工缺口仍处高位

  南方日报记者刘茜实习生肖文舸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透露,广州缺工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其中缺工最严重的是加工制造业,其用工需求量比重占到40%-45%。

  结构性缺工还体现为“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型”,即对技工、普工需求量较大,处于中间的管理类、文员类等则需求量小。记者对广东几家大的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则表明,目前到广东来工作的大多数还是文员类。南方人才市场生产制造类招聘专场上,为了吸引技工,招聘方降低了用人要求并提高了薪水,但情况仍不太乐观。

  广州一家制品公司负责人谢先生也告诉记者,该公司需要招聘25名木漆喷工、25名打磨工、25名木工开料及组装和3名文员,技术类工种的月薪达3000元。但除了文员供过于求外,其他技术类工种皆无人问津。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透露,目前广东缺工呈以下特点:普工缺口相对较大,缺口约为61.2万,约占缺工总量的68%;技工缺口仍处高位,占缺工总量的32%;缺工行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领域。

  劳务输出基地县金堂——

  打工地难安顿小家成熟工舍高薪回乡

  本报记者罗向明

  “有兴趣的话到厂头看看嘛,我们这儿还要大量熟练工。”3月3日,卢学美在金堂县九龙服装工业园门口摆了张简易招聘台,向过往行人热情推介。在广东打了10年工后,卢学美放弃高薪,回到家乡,在一家服装厂找到一份新工作——办公室文员。

  劳务输出大县金堂,今年有近6000名返乡农民工像卢学美一样留在了家乡。

  去年腊月二十七,卢学美告别了东莞制鞋厂回川,当时他的月薪是4000元——10年前,这一数字只有600元。

  好不容易做到中级管理人员的卢学美作出回乡决定,是因为她牵挂自己即将上小学的儿子。

  她曾打算把孩子接到东莞上学,四处打听后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当地上学门槛太高——除非在当地买了房子。“这么多年,我们一起出去的只有一个人在东莞买了房。”高昂的房价,打消了她落户的念头。

  大年还没过完,卢学美在金堂九龙服装工业园找到新工作。尽管月薪只有1000多元,但她不担心:“有之前的基础,从头干起,肯定会越来越好。”

  有感于“用工荒是件大好事”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胡敏

  “用工荒是件大好事。”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的这番话被京城媒体“隆重”报道,并与时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存在的担忧情绪形成强烈反差。

  按他的解释,用工荒一方面折射出工厂用工好转,整体经济回升;另一方面也“荒”出了农民工的信心,提醒企业必须在现代化、自动化、留人、用好人、福利待遇、住房、交通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心。

  对四川而言,“用工荒”可能直接导致川内富余劳动力增加,如何继续保持必要的劳动力转移规模,让留下来的人有活干甚至能增收是个新课题。

  与代表、委员的交谈中,他们也反复提到,要善于捕捉“用工荒”背后的机遇: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如果把“用工荒”带来的东部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再与之前国际金融危机施加的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叠加,东部产业大规模转移将成必然。10年西部大开发,已经让四川打牢了承接的基础。

  二是城镇化的机遇。有代表认为,“三农”的出路在于大幅度减少农民,帮助其融入城市。此次“用工荒”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有了更高的择业需求,他们不仅希望进城还希望留在城市。缓解“用工荒”,也必然加速城镇化。

  三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从表面上看,“用工荒”将直接倒逼以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但进一步思考,正如有的代表所言,和沿海比较,四川产业发展程度更低、发展方式更粗放,城乡差距更为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应对“民工荒”、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同时,必须同步考虑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避免重走东部沿海的老路。

  交锋

  人口红利期拐点已到?

  甲方:我国人口红利期将结束,应适时调整劳动力储备政策乙方:此次“用工荒”仅为阶段性,并非我国人口红利期将尽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东部沿海地区“用工荒”的消息传来,来自劳务输出大省的驻川全国政协委员们颇为关注,并深入探究现象背后的经济学意义——我国的人口红利期是否已到拐点?下一步的劳动力资源储备政策应当向哪个方向调整?来自不同领域的委员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一场小争论由此启幕。

  甲方:

  拐点已到,应调整劳动力储备政策

  “这次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田伏洲委员说,大规模“用工荒”的出现,预示着我国人口红利期行将结束,提醒着我们应该适时调整劳动力储备政策。

  田伏洲曾在四川丘陵地区某村调研发现,10年前该村每年有10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今年外出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到原来的一半。他认为,过去30年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高储蓄率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人口红利。但是,随着出生率的迅速下降,人口红利即将枯竭。“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过渡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人口过早进入负增长,先失去人力资源的优势,又还没成为人力资本强国,形成"断层",这是很危险的。”

  为保证充足的劳动力储备,田伏洲建议,应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国平均总和生育率(育龄妇女人均生育小孩人数)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建议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放宽生二胎的政策。”

  乙方:

  并非拐点,只是阶段性现象

  “如果因为此次用工荒,便认为我国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那是被一时的现象所蒙蔽。”企业界委员杨铿对此有不同观点,他认为,此次用工荒具有阶段性和结构性的特点。

  所谓阶段性,杨铿说,东部沿海部分企业去年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采取了减员的方法,今年随着形势转好,生产能力恢复,但由于前期没能做好劳动力储备和保持,才出现了用工短缺。

  所谓结构性,杨铿觉得,当前企业,哪怕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最缺的已不是普工,而是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

  杨铿建议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队伍技能提升工作,从长远上促进我省青年就业,同时为承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也做好人力资源储备。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记者走访了一些专家。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考虑到今年经济复苏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等因素,眼下的“用工荒”并不能说明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但根据对生育率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在未来5至10年内,我国“人口红利”可能迎来拐点。专家建议,应该未雨绸缪,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转变,降低经济发展对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度。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