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教育改革纲要 > 10教改纲要消息

北大教授张千帆:自主招生让教育公平渐行渐远

2010年03月06日02:38

  来源:青年时报

   招生公平制度未写入纲要 是最大缺憾

  专访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

  以北大宪法学教授张千帆为首的法律界人士,曾在第一轮征求意见中向教育部递交了一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议书》。本周三张千帆教授在接受《评论周刊》采访时表示,建议书里的一部分内容被《教改纲要》吸收。

  张千帆教授认为,此次《教改纲要》最大的亮点,是凸显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但在高等教育的考试招生方面,招生公平没有被写进《纲要》,目前普遍存在的招生歧视现象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

  “我们之所以希望《纲要》能够重视这一块,是因为他要管我们今后十年的教育方向。如果没有把公平的大学招生制度这些理念性的东西写进去,这似乎就意味着我们今后在这个很重要的方面会停止不前。”张千帆教授说。

  A

  最大的亮点是凸显了教育公平

  评论周刊:这次《教改纲要》改革的力度还是蛮大的对吧?您怎么看?

  张千帆:我想,改革亮点主要在技术方面。比如说明确地提出分类考试,就高职和一般的大学分开考。这个是技术化的改革。为什么说是技术化呢?因为他不涉及一个目标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考试是为了能够比较合理科学地去测量考生的能力,而如果是不同性质的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肯定有所不同。所以不能把它混为一谈。我们十分赞同对考试进行分类的举措,这有助于把我们的考试体系科学化。

  评论周刊:这是一个亮点,就是分类考试。

  张千帆:对。不过最大的亮点,就是比较凸显教育公平。你可以搜索一下,在这个纲要里面,公平出现了很多次。非常重视教育公平这个目标,这个就不是技术性的改革,这是一种方向性的、导向性的改革。这个问题在中国各个层次的教育都非常严重。

  评论周刊:我搜索了一下,在纲要里面提到“教育公平”或“公平教育”很准确的有8次,“公平”两个字的有18次。

  张千帆:教育公平一直在提,纲要这次是比较强调,也有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它具体谈到了地区平衡的问题,比如说东部的大学要把名额、投放指标更多地倾斜到西部,同时也提到东部大学通过联合办学,或是支援中西部这种方式,提高中西部的教育质量,这些也都是目前在做,但现在纲要明确规定了,预期今后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应该说会做得更好的方面。

  评论周刊:纲要里明确提到“一考定终身”的问题,招考分离会不会改变这种现状?

  张千帆:在推进考试制度的改革上,纲要里明确提到一个是分类考试,另一个是多次考试。比如说英语可以一年进行多次,克服“一考定终身”。这些都是在探索考试和招生的分离。多次考试的作用主要是针对广大考生,怕发挥失常。有些考生一些科目很强,但是就只有一次考试,把他给误了,这导致了不得不复读。现在很庞大的复读大军,就是因为一年只有一次考试,如果增加考试,就能允许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水平如实地发挥出来。

  评论周刊:考试制度的改革,会使考生获得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吧?

  张千帆:是的。这里涉及到另一个亮点,就是纲要比较强调公开透明的机制。大学的招生方案、在各个地方的名额分配比例、分配原则,都要求公开。我把公开理解为,他在事先,考之前,必须把名额分配给公开出来。这个也许会对各个大学

  在分配名额过程当中,给予一定压力。因为要事先公开,所以名额分配不能太过不去。比如,北京那么多名额,而山东河南作为考试大省却只有那么点名额,这会引起社会争议。公开透明其实和我们现在提倡法治政府的趋势是一致的。

  B

  最大的缺憾是公平招生制度没有得到强调

  评论周刊:之前你们给教育部提交的建议书,被此次纲要吸收了哪些?

  张千帆:有些部分,比如说招生公平这一块,向西部的倾斜,对少数族群和贫困边缘地区的照顾等等,这些都在我们的建议里。但建议的主体,一个导向性的东西没有进去。就是我们建议书中提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纲要里面没有提到。

  评论周刊:是什么样的原则?

  张千帆:这就是,针对目前十分普遍的地域歧视,要把招生公平放到第一线的位置。如果说这个东西不凸显出来,那么我们认为纲要里面规定的很多比较好的目标,都比较难以实现。最重要的,公平的大学招生制度,没有在纲要当中得到强调。我觉得这是个最大的缺憾。而这个制度会关系到我们每年几千万考生的公平机会。

  评论周刊:您认为招生公平的问题比较严重?但被纲要忽视了?

  张千帆:虽然纲要强调了教育公平,但对教育公平中存在的某些最严重的问题,却没有涉及,尤其是普遍很严重的大学招生地域歧视。那么跟这个相关的是,统一和多元的考试制度,我们不反对考试制度要多元,但所有考试都必须是统一的。只有一个统一的考试,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否则,地域歧视的问题就没法解决。那么不做这样的改革,或者说没有规定一个这样的目标,像纲要里面规定的一些措施,我觉得就很难落实,或者说落实了,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实现教育公平,而且很可能离这个目标越走越远。

  比如说自主招生,我们主张首先有一个统一考试,全国统考之后,帮助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筛选掉很多的考生。而目前的自主招生只是局限于很少的高中,都可以说是大城市精英的高中。北京市能参加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的重点高中没有几个,你首先筛选过程就是高度不平等的,所以最后的结果不是促进教育公平,而是离教育公平越走越远。

  评论周刊:这种自主招生,实际上是把更多人排除在外了?

    张:对。自主招生考试,它不仅歧视外地考生,它连本地的考生也照样歧视,因为本市很多高中,无论怎么优秀,都没有办法获得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所以有的学者把现在的自主招生称作伪自主招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不首先把高等教育公平放在首位,不去调整目前的考试制度,还是让各省分省去招,照样划拨地区录取名额,还是维持现在的考试顺序,得到的结果必然是伪自主招生。

  C

  生源质量严重影响民办高校发展

  评论周刊:民办高校的问题,您怎么看?

  张千帆:民办高校的问题,在纲要中也有,但是让人觉得并不是很满意。它只是强调了政府今后要重视民办高校,这个概念并不新,而且它的思维也是比较陈旧的。民办院校的生命力,就是在于他的民办,让这个社会去自由自主地办学,而不是指望政府加大投入,或者政府更加重视。

  政府要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一个减少管制,一个是非歧视。把民办高校和官办高校要放在同样的位置上,这和我们现在民营企业要放在和国有企业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是一个道理。这样才能够促进民办教育和公立学校之间的平等竞争,能够让他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评论周刊: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做?

  张千帆:我们在建议中提得很明确,希望今后要加大平行志愿录取,我们主张不要分批录取,而是要把各类学校,一本、二本、三本加上民办学校都放在同一时间录取。因为民办学校办学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学生来源,民办学校都是属于二流、三流学校,它只能在第二批或第三批录取,最后只能吃剩下来的生源,生源质量对它今后的发展构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限制。

  评论周刊:那目前民办高校处于什么样的一个地位?是不是整个都很受歧视?

  张千帆:一个是办学资格,在这一方面可能审查得过严,它不能平等地获得办学的这种权利。那些跨过门槛的呢,我们认为他在办学条件这个方面,包括录取学生方面,也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总而言之,他的地位在中国是处于一个非常从属的地位,完全不能对我们的公办大学构成任何竞争。如果你把条件放开,给它平等地位,它几年内未必很快地上来,但首先得给他一个平等的发展机会。否则他永远发展不了。

  D

  招生比例调整是权宜之计

  评论周刊:第二轮征求意见中,你们主要会提哪些建议?

  张千帆:最重要的,就是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个是招生公平。

  第二个方面,逐步形成统一的考试制度。

  第三个,在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还是要通过一些措施去切实地推进目标的实现。我们会提出一些权宜之计。

   评论周刊:具体来说,权宜之计是什么?

  张千帆:就是在维持名额分配制度和分省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做些纲要里面明确规定的改革和调整。目前我们大学招生不仅本地化现象严重,而且对于外省的考生录取比例差别也非常大。主要在这两方面要做些调整。大的方面,要至少规定部分高校的本地招生比例要逐年递减。这其实教育部是在做的,但如果你不规定,那就没有任何保证。先前像有些地方的重点院校,全国国立大学,部属院校,像上海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本地招生比例都超过50%,甚至有的达到百分之六七十。有些学校三分之二的本科生都是本地的学生,这叫什么国立大学?教育部规定了不能超过50%,那么现在50%的目标是达到了。后来教育部还规定过一个30%,那么这个目标现在还没有达到。

  评论周刊:那么这个比例要降低到多少比较合适?

  张千帆:我们主张在这十年当中,要把本地招生比例控制在10%。10%一般地来说,其实也是远远超过了本地考生的人口比例。比如说北京市的考生占全国考生的比例应该只有2%,那么现在北大在北京市的录取每年基本在15%,降低到10%,仍然是远远超过的。

  评论周刊:那么对于外省的招生比例,有什么建议?

  张千帆:对于外省的考生录取比例差别也非常大。同一所大学,比如说北大,可以给上海投比较多的名额,但山西给的名额却很少。上海和山西同样相当于外省,但对他们的投放,按照比例来说,差别是非常巨大的。有的差十几倍。这样同一所大学对哪些省到底投放多少指标,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任意性,很容易成为产生幕后交易和教育腐败的温床。到底为什么对上海或对天津的投放名额比较多?就是因为他们离你比较近吗?或者你跟他们的关系比较好?还是怎么样?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就应该对各个省份在比例上原则上做到一致。我们建议纲要还应该明确地限制大学在不同省份的招生比例差。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