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洋劳模北漂10年造福百万人 工作“不差钱”(图)

来源:北京晚报
2010年04月26日16:02

  4月20日,来自日本的岸明身穿笔挺的蓝色西装,胸戴大红花,一脸笑容地站在人群中,荣获劳动模范称号的他正等待接受表彰。这一次,他与来自法国的吕克·皮卡尔成为北京市首批“洋劳模”。

  55岁的岸明家在日本琦玉县,一直从事制药工作,已在北京工作五年。在颁奖礼上,岸明用蹩脚的汉语说:“劳动光荣!在中国工作让我职业生涯的最后十年更有意义。”

  贡献

  10年16次来华

  造福百万患者

  21日上午,亦庄荣京东街空气中飘着阵阵中药的味道,岸明所在的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就在这条街上。

  “你找老岸啊?那个就是,被一群人围着的那个。”厂门口的保安笑着回答记者,顺着保安手指的方向,只见一位身材不高,头发微微花白的中年人被十几个年轻人围在中央合影,他的胸前佩戴着头一天刚刚获得的奖牌。

  “这是我们的老师,来北京工作之前是日本大正制药株式会社的高级工程师呢。”“他的专长是厂房设计、制药工艺、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特别有经验。”年轻人七嘴八舌地给记者介绍起岸明来。对于同事叫他老岸,他并不在意,“我知道,在中国对年龄比较大的人叫‘老’,是一种尊敬的称呼。”

  岸明,199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一名日本专家为泰德公司的设备安装做指导,而后的3年中,岸明又8次来到中国,“基本上每次出差都是一周的时间。”2002年,岸明再次接到泰德公司的电话,请他帮助设计新厂房,岸明欣然接受,“从那时起到2004年,岸明利用休假时间自费16次前来进行帮助。由于他悉心指导,我们建造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厂房车间和生产线。”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人力部主任李红说,泰德公司本来要找一家日本公司作为厂房设计单位,但是日方出价很高。泰德公司决定再次请岸明来中国设计厂房,找一家国内的公司施工,这样项目比预期提前一年完工,节省资金约两千万元。

  岸明自行设计提升设备,解决车间局部高度不够的问题,岸明不断把设计方案传到中国,修改上百次,岸明笑称,“头发都累白了。”专门用于治疗血栓、血管硬化等疾病的药品在这个厂房中批量生产,因为可以直达病变部位,进行靶向治疗,药品被很多人称作“药物导弹”——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据报道,该药物已为我国100多万血栓、血管硬化患者解除了病痛,许多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和坏疽病患者也因此避免了截肢。

  放弃

  50岁当“北漂”

  工作“不差钱”

  2005年的一天,李红突然接到了岸明从日本打来的电话,“我要来北京工作。”听到这话后,李红既高兴又有些担忧,“岸明是难得的人才,可是他在日本已经是高管,薪水很高,我们拿不出那么多钱支付他的工资,他能来吗?”

  岸明的回答则让李红打消了疑虑,“如果是为了钱,我就不去中国了。我的孩子都大了,夫人也有工作。我现在50岁,还有10年的工作时间。我愿意把我在制药方面的经验传授给中国的年轻人。”

  许多外国人来北京工作,是因为被北京文化、美食、或是美景吸引,岸明认为来北京工作将会更体现出他的价值,“我在日本是做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我更喜欢从事一线的设计,把我的经验告诉那些年轻人。”

  2005年5月,岸明辞掉了已经从事了20多年的日本制药企业的工作,背着一个背包,拿着一个箱子来到了北京,成为泰德公司的高级顾问。而其薪水,只是他在日本公司时的三分之一。妻子一直追问:“为什么你要放弃丰厚的收入和舒适的环境去北京工作?”临行前,岸明对妻子说:“以前我也经常出差,现在你就当我长期出差去中国了。”

  碰撞

  “我是中国的少数民族”

  年轻人都叫他“老岸”

  同事们都很熟悉岸明的严谨。

  岸明的办公桌前贴着一张图表,上面画满小方格子,格子里用汉语拼音写着名字,这是岸明为了熟悉每个同事,制作的工位图。“女同事的名字是红色的,男同事的是蓝色的。”每当有新人加入,岸明的图表就会随之修改。

  每次讨论问题前,他的面前总是放着整整齐齐一沓纸、一支铅笔、一把尺子和一个计算器。讨论时,岸明一直埋头记笔记。到了下次讨论,他会把整理好的上次详细记录拿出来。

  岸明有椎间盘突出的腰病,在项目实施阶段,他的腰病犯了,生产车间没

  有可以休息的地方。他捂着腰,跟工人在30多米的生产线旁讨论了整整一个下午。

  岸明也是一个风趣的人。

  因为他的名字和大多数日本人不同,只有两个字,在一次与日本方面的会议上,他把名片递给了日本专家后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轮到他讲话的时候,他用中文告诉日本专家,他叫岸明,之所以汉语不好,因为他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日本专家通过翻译得知后点点头。这时,另一位专家把名片翻转后发现,名片背面的英文介绍中“岸明”用的是日语的拼写方式,那名专家打断了岸明说:“你是日本人吧?”岸明大笑后承认,他的“诡计”就这样被识破了。

  在中国生活5年,岸明也会和同事发生一些理念上的碰撞。在厂房设计之初,岸明在设计中加入了很多环保元素,“这些元素在实施上需要时间,实现上也有一定困难。”但他的理念没有被其他专家采纳,“当时,很多中国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强的环保意识,一些设计理念没有得到实施。”5年之后,有一位专家拉着岸明的手说:“当时要是早听你的意见就好了。”

  在年轻同事看来,“老岸”是一位笑容可掬的长辈,有问必答,从不发脾气。

  “我只是会对中层的管理者发脾气,如果他们没有按时交修改后的计划书,我就会严厉地批评他们,但是我从不会对员工和年轻人发脾气,因为他们需要鼓励。”

  生活

  “喝多了我才敢说汉语”

  正在学《隐形的翅膀》

  颁奖前一天晚上,岸明知道自己获得了“劳动模范”的称号,“在日本也有类似的奖励,但是都是从事某一个行业二三十年的人,我才在北京工作5年,拿到这个奖很惭愧。”岸明对“劳模”并没有什么概念,“直到颁奖当天,我看到那么隆重的场面后,才意识到这是一份重要的荣誉。当‘中国劳模’是一份荣誉,我很感动。可能会延迟两年退休,把我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公司的年轻人,然后再回日本安度晚年。 ”

  与岸明的交流需要通过翻译进行,但是他偶尔也会冒出几句汉语。“我喝多了之后就有胆量说汉语了,我和李白一样,他喝多了后写诗,我喝多了就说汉语。”高中时接触到中国文化的岸明最喜欢李白的诗。岸明还经常和朋友去KTV吼一吼,每次必点的都是阿杜的《撕夜》,岸明也把唱歌当做学习汉语的机会,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里,记者看到“肝肠寸断”之类的成语,后面便是释义,“这些都是歌词,现在我正在学《隐形的翅膀》。”

  “和大多数日本男人不一样,我会做饭。”岸明现在住在三元桥附近的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每天早上他都要自己准备早餐,米饭、沙拉、青菜每样都不能少。岸明很喜欢吃中餐,麻婆豆腐是他最喜欢的菜。以前每天晚上他都去一家固定的中餐馆吃饭,久而久之,他和老板、店员都混得十分熟悉,饭店给他的菜量也越来越大,岸明比划着说:“炒饭的量也多了很多,那么多的菜吃不了就浪费了,很可惜。”岸明不再去这家中餐馆,而选择了一家日餐馆,唯一的原因就是“那里的盘子小”。

  闲暇时,岸明也喜欢游玩,颐和园的绿色和清新吸引着他,“背着水和食物,绕着昆明湖走一圈。”他的妻子只来过一次中国,“她除了需要工作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她眼里,我没有家里的小狗重要。” 岸明说完呵呵笑。

  文并摄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郑小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