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世博周刊》中文版官方网站

高原上的宝

来源:《世博周刊》
2010年06月10日09:39

  编者按:

  从中国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村出发,沿着怒江大峡谷一路向西进藏,5个多小时颠簸后,会来到西藏察隅地区的察瓦龙乡。“察瓦龙”藏语的意思是“干热的河谷”。

  和众多位于中国西部、交通不便的山村学校一样,察瓦龙乡中心寄宿小学设备简陋。几乎没有一个孩子穿着干净,他们在读书,却掩饰不住乡野的味道。高原的天地和风尘就是他们童年的游乐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愿有更多关爱与祝福来到这里。

  高原上的宝

  主人公:西藏察隅察瓦龙小学的孩子们

  见到陌生人,这些孩子有些羞涩,脏兮兮的小脸不会轻易扬起来,眼神清澈躲闪,但一起拍照时,孩子们还是快乐地摆出Pose来。在这简陋的学校里,也还有任同伴打闹玩耍也不参与的小孩,一直手捧课本在一旁静静阅读。他没在这镜头里。

  摄影/温志宏

  乡村的念想

  编辑 本刊记者 温志宏 何晶

  5月初某个下午的6点多,察瓦龙乡中心寄宿小学的孩子们刚刚吃过晚饭——混着白色肥肉丁的半盆汤泡米饭。察瓦龙不产蔬菜,不锈钢饭盆里唯一的颜色就是星星点点的辣椒油。篮球场大的土院子就是他们的学校,没有什么活动器械,宿舍和教室四墙斑驳,门窗破旧。宿舍里没有灯,屋角排列着4个上下铺的木板床。5月初,这里的天气还有些寒凉,但他们的被褥多只是一个毯子裹起来薄薄的一卷。

  这只是中国无数乡村小学的一个缩影。

  一所学校对于一个山村意味着什么?即使一个人烟稀少的小乡村,每天清晨都能听见朗朗读书声在山村里回荡,每天黄昏学生们都能在袅袅炊烟里放学回家,这或许早已成为令人怀念的画面。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人人有学上”到现今学杂费全免的“人人上好学”,在经历了这个看似漫长而美好的过程之后,乡村教育却不得不面临另一个现实:越来越小,老师越来越老,学生越来越少,甚至在一些学校里老师比学生多,最终学校不得不关门取消。以陕西榆林为例,2008年全市在校生688809人,比2007年减少21663人,而现有的1702所学校,比2007年减少了372所。

  陕西省乡村小学的师生数量的“标准比”是1:23,但是现在极端的反比是4名教师“管”一名学生。最初的乡村教育观念是“人民教育人民办”,以乡村小学为主,发动群众集资办学,但乡村学校规模小、效益差,加上如今更多的农村学生涌进城市读书,没了生源,只能是撤并的结局,而城市学校却不得不频频面对“大额班”的出现。

  乡村教育的质量,也一直是令人担心的问题。乡村教育要立足于培育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和开阔的价值视野,让他们能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生活的世界,让他们能够珍视自己脚下的土地。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脸上或许还带有更多的腼腆和羞涩,但是内心的满足和自信,或许更多地,应从他们自己脚下的那片土地去找寻。

  教育是否公平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是否能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从而普及高质量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全局,更与每一个教育及受教育的个体——老师、学生、家长息息相关。

  全国教育规模 单位:万人

  年份 学校数(万所) 学生数 教职工数 教育人口 教育人口比重(%)

  2000 149 32093 1592 33685 26.8

  2001 135 32135 1574 33709 26.6

  2002 117 31873 1579 33452 26.2

  2003 96 31989 1610 33599 26.2

  2004 68 32558 1597 34155 26.4

  2005 65 36904 1624 38528 29.6

  2006 63 31860 1652 33512 25.6

  2007 66 32187 1675 33862 25.8

  2008 58 32099 1692 33791 25.6

  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

  高等学校

  高中阶段

  初中阶段

  小学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