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温州80后年炒房身家上千万 新政前高位减仓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6月10日18:46
  “像我这种80后炒了几套房,在温州一点也不奇怪。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身价上千万元的比比皆是。”2006年起,年仅22周岁的李先生就开始踏足杭州的房地产市场,炒房赚到的资金有千万元之巨。

  幸运的是,嗅觉敏锐的李先生在4月新政出台前就清空了自己手头的物业,只留下温州一套80多平方米的住宅。李先生表示:“除非有低于市场成交价10%~20%的二手房出现,否则我不会再入市。”

  短线“炒”出上千万身家

  记者是在今年春季房交会上偶遇李先生的。年轻帅气,对楼市点评的中肯独到让人刮目相看。

  2006年3月份,李先生看中了西荡苑的一套小面积二手房,总价30多万元。这套房子于2007年2月抛出,赚了将近20万元。“这是我涉足楼市的首桶金。”李先生说。

  这套房子卖出后,2007年李先生又“吃”进建国北路羊千弄的一套老房子,70平方米都不到,当时售价是7000多元/m2。这套房子后来以15000元/m2的价格出手,净赚近50万元。

  从此,小李就和炒房结下了不解之缘。短线炒房,占用资金少,一套房子在小李手中最多只待两三个月时间。

  慢慢地,随着经验的增长,小李形成了自己的炒房风格,专做二手房。2007年楼市暴涨期,小李围着西湖转悠,买的都是东山弄、曙光新村、求是村一带的学区房子。“西湖边的房子稀缺,加上学区好,特别是五六十平方米的老房子转手非常快,很适宜短炒。”2009年,小李经手的二手房更是多达10多套。

  3个好友都是80后楼市炒家

  “像我这样的80后房产炒家在温州投资客有不少。”小李表示,论资产,他在身边的80后炒房圈中绝对是普通一员,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我们这批80后父辈多在家里办厂,凭着父辈提供的炒房资金起步,在不求安稳、喜欢闯荡的个性驱使下,这几年炒出上千万身家的,我身边朋友就有3个。”健谈的小李一一向记者介绍了身边好友的炒房史。

  小K,1982年生人。温州一知名皮鞋品牌企业的富二代。由于资金充裕,这位80后炒家专盯高端房产,他的进货出货周期一般为两年。

  小Y,小李另一好友。自己开网店,年收入50万左右。2009年进入楼市,但目前手头也拥有多套物业,涵盖公寓、写字楼、别墅多种类型,身价也有上千万。

  据小李介绍,80后的炒房风格“不贪多”,一般出一套才进一套,每套房子不求赚到最高点,但求跑量。

  全部清仓,千万现金存在银行

  自4月份清空杭州的物业后,小李这千万现金一直乖乖地“躺”在银行里没有动。“现在股票也不好,房价也太高,不管进入哪块风险都太大。”

  小李身边的朋友和他的看法都较一致。这段时间,温州的银行储蓄量暴增。相关信息显示,截至4月末,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存款余额达5612.86亿元,比年初新增422.1亿元。

  好在除了炒房外,小李在杭州还有其他生意。据了解,这批80后炒家在炒房之余,都有着自己的实业。这段时间,他们大多选择在实业上扩大投资。如小李一个在温州拥有20多家便利店的朋友近期就新开了3家门店。

  上周,二套房认定标准终于正式出台。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外地人(即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纳税证明和社保证明的外地户口)的按揭政策有所松动:由原先的暂停贷款转为按二套以上标准放贷。

  但面对这一松动,小李却表示近期仍不适合入市,他认为,虽说可以按揭了,但杭州的房价依旧太高,没有明显回落。“除非有低于市场成交价10%~20%的二手房出现,否则我不会再购买住宅。”本报记者 张卉卉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