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向阳
6月26日至27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各方关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从中了解有关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深化国际金融机构改革、G20“建章立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等重大问题上的中国主张,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科学和谐发展与世界包容共济之道。
多伦多峰会是G20峰会机制化后的首次峰会,既承前启后,也是在全球“反危机”的“节骨眼”上召开的:一方面,全球“反危机”业已取得重大进展,世界经济复苏曙光在前,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普遍强劲增长、成为“力挽狂澜”的生力军,世行投票权改革亦有实质进展;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庞大财政赤字与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债务危机尤其深重,致使国际货币金融市场动荡不定,世界经济复苏阴霾暗藏。
特别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不同程度面临“两难”抉择:为遏制政府债务与防范通货膨胀,需要逐渐退出经济刺激政策;而为巩固复苏基础与避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又需要继续维持刺激。因而,把握好退出的时机与火候显得极为关键,主要经济体之间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仍显十分必要。
值此紧要关头,G20峰会围绕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国际贸易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各方急需凝聚新共识与形成新合力。
而G20峰会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中异军突起,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新舞台与新平台,堪称此次危机的“唯一赢家”。
G20肇始于1999年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崛起”于2008年11月其首次峰会,其成员包括:作为“八国集团”(G8)成员国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
与G8等其他多边机制相比,G20具有明显的四大优势:一是成员构成的代表性与完整性较高,“一举囊括”了当今主要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其成员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85%,人口将近世界的2/3;二是成员结构的合理性较高,发达与发展中成员在数量上基本“势均力敌”,西方发达国家与集团成员为九个,发展中大国与新兴经济体为十一个,彼此在地位上也大致“平起平坐”;三是作为“国际论坛”的机制灵活性;四是作为全球治理“新生事物”的活力与潜力。
尤其是,G20之中新兴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数目基本持平,反映了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的时代潮流,符合新的世界力量对比,展现出平等合作与包容共生的大国关系新气象。而就在G20此次峰会召开的前一天,G8峰会也“匆匆”举办,被迫聚焦所谓“国际安全事务”,G8的“老态龙钟”与“黯然神伤”,以及以不平等为特征的G8+5(G8与发展中五国对话会)提前“出局”,均与G20的勃勃生机形成了强烈反差,更进一步印证了国际权势正在经历历史性的转移与重组,西方发达国家难再“一统天下”与独享国际话语权。
但在各界对G20“一片叫好”的同时,也应保持冷静清醒,以防“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应认识到G20的前路“曲折而漫长”,其发展壮大难以一帆风顺。G20不仅尚未定型,而且受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深层次矛盾的制约,发达国家绝不会轻易放弃主导权,G20也将面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大国之间现实与潜在竞争的掣肘,多方之间协调难度可能增大,来自其他多边机制的竞争更是不可避免,个别发达国家一贯奉行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亦将增加G20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中国是G20的创始会员国,也是G20峰会的积极参与者,作为加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与G20机制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针对此次峰会,中国主张各方应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全面落实前三次峰会的各项共识,巩固其“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重点在五方面取得进展:一是落实“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二是积极推动IMF在G20首尔峰会前完成新一轮份额改革;三是继续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尤其是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四是继续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五是更多关注发展问题,为将于9月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供政治支持。
中国不仅针对G20多伦多峰会与世界经济复苏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主张,还将针对国际社会对金融危机的“痛定思痛”与深刻反思,结合自身科学、和谐、开放发展的实际经验,系统阐释“科学、和谐、包容、共赢”的全球新发展观,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示新的发展“愿景”。
金融危机与新兴大国群起,加速了国际多边机制的新陈代谢,G20峰会应运而生、趁势而上,中国将把自身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三者紧密结合,“用好用足”G20,进一步开拓多边与经济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为自身和平发展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开创新天地。□(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