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户籍改革曙光初现 > 09户籍消息

从“有住房”到“有房住”的户籍思考(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01日10:38
  资料图片:有什么比分到免费住房更开心?安徽小伙汪育鹏,被兴奋的同伴抛向了天空。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 邓卫华 叶锋)保障房三年扩容计划在实施之中、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风起云涌、国家正大力倡导从“有住房”到“有房住”的住房梯次消费理念……然而,对于每年大量以“集体户口”进入城市的“新进城一代”而言,即使他们愿意选择“有房住”的租赁生活,但由于“没有住房”,这些年轻夫妇的孩子难以在城市落户,孩子上学、社保等成为困扰这批“租房族”的生活大难题。这反映出引导住房梯次消费理念和合理的租买结构,依然期待政策与制度的深度调整。

  被逼出来的“刚性需求”

  李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33岁):

  今年春节是我结婚后过得最开心的一个春节,在呼市工作5年后,我们一家终于买了属于自己的房,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尽管我现在还欠着30多万元的债务,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还清。

  但是,要我说,我之所以买房,完全是 被逼出来的“刚性需求”。

  我们两口子都是从内蒙古赤峰市农区考出来的大学生,2005年研究生毕业后一起到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2007年结婚,今年买房前,一直过着租房住的生活。我们两个人加起来每月收入3000多元,每个月房租900多元,生活费1000多元,倒也其乐融融。

  2009年1月,孩子出生了,生活的难题也就此出现了。孩子每个月的奶粉等就得新增800多元的生活费,这样每个月基本就没什么积蓄了。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我们两口子都是学校的集体户口,为给孩子落户,我在学校和派出所之间不知跑了多少趟,就是落不下来。派出所说,一般只有家庭户才能给孩子落户,但集体户口要转成家庭户,就必须有自己的住房,租房不给办户口;或者集体户同意接纳新生儿,也可以落户。但学校从管理便利的角度出发,也不愿意给孩子落户。后来我打听了一下,这事也不怪学校,我的很多同学都是集体户,大家都没有听说过集体户接纳新生儿的先例。

  我老婆说,好不容易从农村到了城市,总不能让孩子成为黑户吧?于是,我们发动父母、同学甚至高中班主任的力量借债,买下了这套“刚性需求”的房子。其实,我们买的不是房,买的只是在城市有尊严地生活下去的基本权利。

  我的孩子该到哪儿上学

  桑东(上海市机关工作人员,37岁):

  2006年,我们夫妻俩通过人才引进把户籍迁到了上海,由于没有房产,户口落在上海市人才中心的集体户口上。现在很多专家都说,买不起房就租房,一样“居者有其屋”。

  的确,房价火箭似地上涨,租金却没怎么涨,租房看上去比买房还划算。可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了,租房的“后遗症”也来了。 以我们家庭的收入水平,上每月两三千元保育费的私立幼儿园显然是不可行的,只能找公立幼儿园。我租住的房子附近公立幼儿园招生通告上明明白白写着:持有招生区域内常住户籍、蓝印户口、房产证的适龄儿童安排到对口地段的幼儿园就读;有上海市引进人才居住证的,看有无空余名额。幸运的是,我们附近的幼儿园不是什么大家争抢的“名园”,由于招生不足,我们的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样,由“待定”变成了“录取”。

  可是,很快孩子就要上小学了,我们这个集体户口的小朋友又要经历一番“无所在学区户籍”“无房产证”“无引进人才居住证”的“三无煎熬”,上好的小学是不敢指望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幸运地被哪所有空余名额的小学接收?

  总体感觉,上海的教育资源目前还是附着在房子上的,因为有了房子,没有上海户口也能上学;而我们辛辛苦苦奋斗这么多年,因为没有房子,换来的仅仅是城市里的“不完全市民资格”——人虽然进了城,却没有长到城市的肉里去。

  制度不改“有房住”难替代“有住房”

  专家认为,李明和桑东的难题绝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自身的难题,而是中国在告别福利分房时代之后,房价飞速上涨的新现实与陈旧僵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之间的衔接出现了巨大的“空洞”。这种“空洞”迫使“租房一族”尽可能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办法,甚至发动三代人的力量,尽快在城市里拥有一套能被户籍制度所接纳的住房,从而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又加剧了房地产市场投机气氛。 记者在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内蒙古等地采访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进入非原籍所在地的城市工作后,户口几乎都落在就职单位或者人才市场的集体户口上。除非在父母朋友的支持下迅速买房,否则这批城市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也同样是城市租房的主力军。

  李明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盘活租赁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许多专家还表示,高房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关系,大学毕业生租40平方米的房子结婚生子就挺有尊严的。可是,户籍问题不解决,租赁市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短期市场”,活不起来。

  桑东说,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保障房建设,并寄望于保障房扩容能够对飞速上涨的房价起到平抑调节作用。上海、重庆等地也都启动了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其中针对年轻人的主要是公共租赁房。事实证明,制度不改,在城市里租房住就不可能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种被逼出来的不合理的“刚性需求”依然会推高房价。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专家冯群力认为,无论是从保障房扩容的现状,还是保持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长远大计来看,改革与住房绑定的户籍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倡导从“有住房”变为“有房住”的理念,符合中国依然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的实际,即使在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提速的情况下,首先允许“集体户口”租房也可以落户,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一小步,却是确保房地产调控效果的一大步。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