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制定环保政策促进绿色经济 推动低碳城市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3日09:34
  绿色经济的发展现在是全球一个热点问题,联合国环境署建议把大量资金投到新的绿色产业,用于既发展经济,还能够改变我们地球面临的气候变化等重大的环境问题,它倡导要求各国至少把三分之一的投资投到绿色经济,而不是拯救那些银行。许多国家的政府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主要投资新能源产业,现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出台了绿色经济的方案。

  绿色经济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指经济要环保。绿色经济其实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发展绿色经济并不排除发展重工业,我们照样要发展重工业,这是我们中国崛起的基本产业。以前人们认为化工、造纸等产业是污染型的企业,水消耗量大,它是灰色的,因此不能叫绿色经济。今后这些企业要清洁生产,改造以后,它也是可以变得低排放、低消耗,也可以成为绿色经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原有的经济体系把它改为新型经济体系,也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种含义是倒过来讲,绿色经济就是指从环保要经济,就是从环境保护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这些环保的活动本身是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是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个来源。绿色是可以赚钱的。

  下一步发展绿色经济,要找到两个切入点,有两项外延,第一项外延就是对原有经济系统进行绿化的生态化改造,这就是一个大产业。中国的产业一小半是比较新的,一多半还是传统很多,把这种传统的改造过来,所以开发新的生产工艺、降低或替代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对污染物进行净化治理等等,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活动都是有经济效益的,可以把灰色的经济改为绿色经济。

  第二个外延就是发展那些对环境影响小,或者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产业,比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有机食品、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这个方面的含义和联合国环境署倡导的绿色投资是一致的,包括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等一共八个领域。

  促进绿色经济可以从两方面去着手,一个是经济领域制定政策,一个是在环保领域制定政策。在经济领域制定政策是使这个产业有利可图,有钱可赚,那是一种激励性、鼓励性的政策。从环保领域制定政策,其目的主要是使生产活动比较环保,绿色化,这是一个相像的经济活动,主要有五个环保政策。

  第一,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该优化开发的地方,我们要制定政策开发,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的地区,有些地方要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做好环评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和执法。只要有这样一些标准提出来,落后的经济就不能进入。

  第三,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强调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这也是政策的方向。现在中组部已经推行的管理评价体系,也正在起作用。

  第四,把环保的要求纳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我们过去对企业管得很严,可是我们还有很多流通领域,比如银行,它本身是没有什么污染的,但是银行的放贷行为,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很强的作用。所以银行必须要承担环保的责任,放贷的时候要以环保的标准去考察对方。这就是把环保政策拓展到流通领域里面,消费就更不用说了。

  第五,制定和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创设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这一系列的绿色政策虽然直接来看对企业的成本有所影响,但是它最后其实是保护了这个企业。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从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去制定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已经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其实就是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下面还要系统地制定好。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进步来推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主任周宏春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发展

  记者 尹乃潇 北京报道

  周宏春表示,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进步来推动。他认为,低碳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变化过程,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低碳经济。他提出两个不降低的概念,即消耗同样能源条件下,享受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另外在排放同样温室气体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要降低。要满足这两个不降低,必须要有技术来支撑。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供需双方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经过博弈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我国公布了一个数据,如果我们到2020年,排放40到45,成本还是可以承受的。如果超过这个数,它的成本会占G D P的10%,是非常昂贵的。当然温室气体减排对产业结构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也就成为一个产业新的门槛。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容忽视。最主要影响来自于碳关税问题,我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当然有很多的企业是在城市,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势必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尽早提出应对措施。促进了包括能源技术、传统能源的高效转化技术、节能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使用。

  对低碳城市的发展,周宏春提出,首先要用低碳理念来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要用系统工程的思路来建设城市,要减少过程,尽量避免画蛇添足。

  其次,低碳经济要落到产业上,第一是化石能源的低碳转化,第二是包括光电、太阳能热利用等可再生能源;第三是开发城市矿产,发展循环经济。

  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访河北省魏县县委书记齐景海

  经济参考报:在城镇化过程中魏县县委、县政府如何处理好维护群众利益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

  齐景海:我们坚持以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城市拆迁过程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让利于民到位。按照国家和省、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法律法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及时兑付拆迁补偿安置费。同时,结合城中村改造建设安置小区,积极开发城镇就业岗位,优先解决拆迁户就业和住房安置问题,确保“拆迁群众不失居、失地农民不失益、失地农民不失业”。

  二是舆论宣传到位。在第一时间向全县干部群众传递了三年大变样拆迁建设信号。在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悬挂过街标语、张贴宣传标语、利用村喇叭广播、宣传车等大张旗鼓地宣传拆迁安置政策。

  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到位。围绕实现顺利拆迁,在城中村推行以“村党支部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由村支部党员大会研究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两联一会”聚力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四是各级领导干部“一线工作”到位。为从源头上预防城市拆迁建设带来的信访问题,县、乡干部深入到拆迁一线了解情况,掌握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全面做好群众的拆迁动员工作,保障了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济参考报:目前,魏县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接下来还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齐景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三年大变样作为加快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加快魏县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按照做城市就是做民生、做产业、做统筹城乡的总体要求, 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围绕建设冀东南区域次中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力,打造城市现代风貌,构建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工业产业聚集,发展壮大三产服务业,实现“以产兴城、以产带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快新民居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使城镇化更多、更广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加大谋划建设力度,及早安排部署第二个三年上水平工作,沿着城镇化这条金光大道,大踏步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尹乃潇 实习记者 金辉 )

  以科学发展理念促进人民满意城市建设

  ———访吉林省松原市副市长吴兴宏

  经济参考报:松原近六年来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据了解,到去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六年翻了两番,是建市之初的21倍,经济总量从建市之初的全省第七跃升到全省第三,城乡群众收入分别比建市之初增长了9倍和6倍。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有什么好的经验?

  吴兴宏:这些年来,我们取得了快速发展,最主要的体会有五点:第一,科学确立城市定位是实现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前提。第二,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是提升区域经济最有力的支撑。第三,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是改善民生最有效的途径。第四,营造优质宜居环境是执政水平最直接的体现。第五,培育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济参考报:当前,松原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是怎么考虑的?

  吴兴宏:在2007年召开的市委四届二次全会上,我们提出了松原现阶段发展的“两大奋斗目标”。其一,“双一五”奋斗目标,即到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经济规模将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二,把松原建成吉林省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通过创建“五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文明城),把松原打造成宜居宜商宜游、碧水蓝天、通透疏朗、和谐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不断深化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城市化引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把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们要在实现“两大奋斗目标”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实力松原、魅力松原、文化松原、和谐松原”。就是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

  产总值和全口径财政收入在“双一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成为吉林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着眼于建设百年松原,尽快把松原建成吉林省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围绕打造历史、民族、宗教、旅游四大文化品牌,提升松原文化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尹乃潇)

  严格实行年度评优环保“一票否决制”

  ———访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

  经济参考报:武进的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区)前十位,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沈瑞卿:武进自春秋吴国设立延陵邑以来,已有2700多年历史。我们始终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建设武进最重大的机遇、最紧迫的任务和最重要的抓手,切实以发展方式的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综合实力的大增强和区域地位的大提升。

  首先是持之以恒狠抓有效投入。大力实施“民资跃升、外资赶超、投资倍增”三大行动,在超额完成2006-2008计划的基础上,2009年又提出“两年投资超千亿”的目标。二是坚定不移推进集聚集约。深入开展园区突破行动,以“武进高新区、武进经发区”等八大板块为重点,以镇工业园区为支撑,全面推进开发集约、产业集聚和用地集中。三是坚持自主创新。始终坚持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创新基地,广泛集聚创新资源。

  经济参考报:据了解,武进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不俗成绩,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金奖、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国家生态区”等众多荣誉,你们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主要经验做法有哪些?

  沈瑞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保障民生幸福的重要内涵,坚持环保优先。一是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理念。执行环保考核分值两倍于G D P考核分值的考核机制, 严格实行年度评优环保“一票否决制”;二是持续加强生态创建力度;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势推进污水处理、废物处置、废气控制、污染物减排等工程。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确定30件实事项目,全力以赴加以推进落实。积极开展被征地农民保障、动迁居民安居、困难群体帮扶“三大工程”。总投资30亿元的70个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建成,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职教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投入营运,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人均医疗卫生设施、人均预期寿命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尹乃潇 实习记者 金辉)

  构建综合协调畅顺的“大城管”机制 打造和谐宜居中山

  ———访中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吕东玲

  经济参考报:中山市地处珠江口西岸,改革开放以来,不仅经济社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以广东省1%国土面积、2.7%常住人口,多年保持全省第5位经济总量,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荣誉。能否介绍取得这些成绩的经验以供借鉴?

  吕东玲:中山市委、市政府始终认为,惠民的最高标准是给人民创造一个和谐的宜居城市。中山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孙中山“敢为天下先”精神,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尤其是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以构建“和谐城管”、打造“宜居中山”为目标,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科学发展战略高度谋划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我们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山实际的城管执法管理体制,不断加大城管执法工作人财物力的投入,明确了领导职责;执法队伍实行垂直管理,配齐配强,保证队伍力量;队伍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加强经费保障;并配齐配强执法专用车辆,成立公安特勤一大队派驻市城管执法局,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二是构建综合协调畅顺的“大城管”机制,我们注重发挥基层城管办的综合协调职能,逐步建立完善起部门通力合作的“大城管”机制,坚持市长现场办公会议制度、建立城管工作协调机构、实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建立了查处违法行为长效管理制度和建立了城管执法与法院、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协调机制,完善审批资料备案、执法信息反馈、执法资源共享等机制。三是开创和谐城管执法工作的新局面,树立以人为本城管执法理念、开展执法队伍的准军事化、规范化建设并营造良好的城管执法社会氛围。( 尹乃潇 )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命线

  ———访河源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耀初

  经济参考报:河源市经济近六年来开始步入快车道,G DP年均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9.1%;2007年和2008年,在全国294个城市竞争力评比中,河源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能否简单总结一下经济社会建设的理念和主要做法?

  杨耀初:实践证明,环境就是生产力,我们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命线,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全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抓认识,营造发展绿色经济氛围;二是抓基础,打造发展绿色经济载体,河源坚定不移走“园区式、用地省、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了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从高把关项目准入、从严淘汰落后产能、从快发展循环经济;三是抓监管,做大做优绿色经济蛋糕,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四是抓监管,完善发展绿色经济体系,大力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以及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尹乃潇)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