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 > 10深圳30年消息

三十年前深圳首卖商品房 现高价房逼走专业人才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9月06日12:53

  【精要】

  30年前,当中国内地城市还不知商品房为何物时,深圳靠着特区打政策“擦边球”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补偿贸易”的合作建房模式,它正是市场经济下住房商品化改革的雏形,比全国房改,深圳整整提前了18年。

  【延伸阅读】

  签合同时没人敢提“房地产” 

  淡黄色外墙,六层高的楼房清晰展示出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建筑痕迹,这是位于罗湖区爱国路的安静住宅楼。在30年后房价成为国人最热门话题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将这些普通建筑与中国商品房的“原点”联系到一起。

  特区建设之初,每年仅3000万元财政收入,1980年,原深圳市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骆锦星从计委主任领到了一个任务,要在一年时间内,建成2万平方米干部宿舍楼,骆锦星犯了愁。

  有香港朋友建议骆锦星学习香港,把土地变成黄金,但当时宪法明文规定不能侵占、出租和买卖国有土地。骆锦星回忆,当时省委领导叫大家想办法,要走政策边缘,他就想了一个变通的法子,叫补偿贸易———深圳这边出土地,找港商出钱合作建房,利润双方分成。骆锦星把这个想法给时任市委书记张勋甫作了汇报,得到的答复是“先干着试试。”

  当时首个来深投资的香港妙丽集团老板刘天就,听说“补偿贸易”政策,主动要求合作建房,最后按照85%和15%分成比例拍板,签订合同时,谁也没敢提“房地产”,而是拟了一份两页多纸的“补偿贸易”合同。

  1980年1月8日,深圳成立了深圳特区房地产公司,与港商刘天就合作建设的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不久后便正式开工。  

  专业人才被高房价逼走

  如今,包括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房价高企,众多人才因此选择离开,人们称之为“逃离北上广”。

  今年3月份,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对深圳市民做的“市民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调查”显示,在26个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中,房价成为市民最关注的第一个问题,而市民最期望政府解决的问题,房价问题也以46.6%的提及率高居第一,缓解房价过高问题,成为大多数市民的共同呼声。

  专家称,要想进一步吸引人才,同时考虑能安置低收入劳动者,一定要想办法确保“居者有其屋”,强烈建议政府加大廉租房建设,减少或取消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在此背景下,多个大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责任编辑:叶田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