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10年诺贝尔奖 > 诺贝尔奖评论

专家:诺奖经济学奖获得者成果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0年10月12日02:05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

彼得·戴蒙德
彼得·戴蒙德

戴尔·莫滕森
戴尔·莫滕森

  寻找失业难题解药 他们仨拿了诺经济学奖

  传统经济学假设:完美的市场没有“寻找摩擦”(search frictions),也就是买方和卖方能很容易找到彼此。但现实远没有理论假设那么完美,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劳动力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均衡的价格和数量,传统经济学的方法都不适用。此次获奖的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就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综合新华社电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备受外界关注的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戴尔·莫滕森(DaleT.Mortensen)、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Christopher A.Pissarides)三人将共享这一盛誉。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002.5万元)。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天发表声明说,这三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包括“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三人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

  彼得·戴蒙德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年仅23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协会主席。上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他为美联储委员会理事。

  戴尔·莫滕森生于1939年,毕业于威拉米特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现任职于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领域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尤其是在工作搜寻和失业理论(thetheory of job search and search unemployment)方面颇有造诣,并且将其扩展于劳动调整、研发、个人关联以及劳动再分配等方面的研究。

  皮萨里季斯于1948年出生在塞浦路斯Nicosia,他拥有塞浦路斯和英国双重国籍,于1974——1976年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学习,1976年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职至今。他的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以及经济增长问题。他的代表作是《失业均衡理论》,至今被看作是失业经济学领域的标准教科书。

  中国专家:研究成果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杜丽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接受网站采访,对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进行了解读。

  两位专家都认为,三位经济学家是因为关注劳动力市场而获得诺奖,其研究主要针对全球的失业、养老、贫困问题,都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当下中国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张茉楠

  美国经济要向实体经济回归。在回归的过程中,实现一套战略产业,包括服务业和知识资本掌控的产业。这次获奖的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无形资产”或我们所说的“隐性资本”和知识,在经济发展和价值链条中所创造的价值应该是非常巨大的。美国推选他(们)为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反映出未来全球第二次竞争当中包括经济重建过程中要掌握新的战略型新兴优势,为未来大家竞争提供一片“蓝海”,或者新竞争的战略方向吧。

  ●杜丽群

  失业影响到老百姓的利益,而且也影响到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各国在对待失业问题上面,一般都会从宏观或者微观层面提出解决的办法,通过失业救济金,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增长方式的转变等诸多方法来提出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诺奖得主是从新的领域着手来解决失业问题。传统经济学面临的问题是:效果不太明显,或者说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通过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或者研究的思路,对此给出政策方面的一些建议。

  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一个殊荣,就是在全球充满不和谐的经济领域,需要有更多的经济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来关注这样与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在经济增长、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过程中,需要对劳动者,对经济行为主体,对普通的老百姓,对他们的生存、就业以及生存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

  背景知识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最近10年美国成经济学奖最大赢家

  自2000年以来美国几乎包揽了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下面列出的得奖者中,没有特别注明国籍的都为美国人。

  2009年奥利弗·威廉森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

  2007年赫维奇、罗杰·迈尔森和马斯金

  2006年埃德蒙·费尔普斯

  2005年罗伯特·奥曼(德)和托马斯·谢林

  2004年芬恩·基德兰德(挪)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2003年克莱夫·格兰杰(英)和罗伯特·恩格尔

  2002年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

  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史宾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2000年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

(责任编辑:梅智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