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恒)昨天,中国疾控中心通报我国检出三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超级细菌”,在重视耐药细菌潜在危险的前提下,中国疾控中心的传染病专家详细解释了耐药细菌的威胁和应对措施,并告诫公众无需恐慌。
疾控专家介绍说,该泛耐药菌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和医疗活动传播,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的普通人群中传播。因此,医疗机构在其住院患者中一旦检出该耐药菌,应启动主动监测,采取隔离防护和消毒的强化措施,遏制或减少传播的机会。
据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如果一味对他们“积极”治疗,反而容易引起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当带菌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该种耐药菌自然会在机体内消亡。
有专家认为,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只是获得抵抗能力,而不是获得新的攻击能力,它本身致病的能力或者传染性并没有增强,只不过对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增强,因此,对普通公众不会引起疾病的传染,老弱病残等抵抗力差的人群容易受到感染。
据了解,10月初卫生部已下发了有关文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可能出现的携带NDM-1耐药基因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的诊疗工作。本市各医疗机构也已收到下发的文件。卫生部还将根据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尽快研究制定加强“超级细菌”预防控制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