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中心26日通报,国内已发现3例超级细菌(NDM-1耐药基因细菌)病例。目前,两例患者已经康复,一例患者死亡,死亡主因为晚期肺癌。其中,中国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的2株细菌为屎肠球菌,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区某医院的两名新生儿粪便标本。
另一株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检出,为鲍曼不动杆菌,由福建省某医院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医院的一名住院老年患者标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建中表示,卫生部将根据监测和研究等相关数据尽快制定相关政策。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因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宁夏两个病例已经康复
中国疾控中心不明原因疾病处置办公室负责人倪大新介绍,宁夏两个病例分别为3月8日与3月11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级医院出生的婴儿,均为低体重儿。
两名患儿均于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一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随即由产科病房转入儿科病房治疗,分别在住院治疗9天和14天痊愈后出院。
经随访,目前两名患儿健康状况良好。屎肠球菌是在人类肠道寄生的正常菌群之一,通常并不致病。两名患儿虽检出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但并不表明患儿所患疾病由该菌引起。
福建患者死亡主因为晚期肺癌
倪大新介绍,福建省携带NDM-1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是一位83岁的老人,因右肺癌并胸膜转移伴右肺阻塞性肺炎、高血压、脑梗塞后遗症,于2010年5月12日入院治疗,6月1日出院,6月11日死亡。鲍曼不动杆菌系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感染。
倪大新指出,该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链接
超级细菌为新变异的耐药菌
“超级细菌的叫法欠妥,其实它就是一种新变异的耐药菌,而临床上已知的新发耐药菌还有很多,只是这种细菌更厉害一些,因为国内目前还没有可以制伏它的药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于岩岩教授告诉记者。
这次出现的NDM-1是一种基因,它会改变细菌,使它们对多数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实际上是一种酶的基因变化,很容易和细菌夹杂在一起,成为细菌的载体,可以复制,可以传播。
“我们国家有法定的传染病,而感染性疾病的范畴要更大一些。”于岩岩教授说,感染了超级细菌的患者,属于感染病,患者首先需要被隔离,“国际上,对超级细菌也有一些研究,国内没有特效药物不代表国际上没有。”
提醒
耐药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耐药细菌会不会在人间传播?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6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的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检测情况通气会上,有关专家表示,一般来说,这种耐药菌大多不会像甲流、非典一样在社会人群中进行传播,主要的感染途径是在医院内。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介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它们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
肖永红说,对这类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使该种耐药菌自然在机体内消亡。同时,对携带者开展随访、检测,定期采集病例标本检测该菌。
肖永红表示,由于该耐药菌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和医疗活动传播,因此,医疗机构在其住院患者中一旦检出该耐药菌,应启动主动监测,采取隔离防护和消毒的强化措施,遏制或减少传播的机会。
应对
全国170余家三甲医院进行监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日在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检测情况通气会上表示,2010年,我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已覆盖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介绍,为掌握我国细菌耐药流行情况,建立相关国际领域交流合作平台,指导我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2005年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建立了“细菌耐药监测网”。2010年,监测网已覆盖全国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
据悉,目前,我国在临床上分离到的主要耐药菌包括: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耐药细菌在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其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曾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