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第六次人口普查 > 人口普查消息

中国人口大摸底:600万普查员十天调查13亿人口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11月02日02:27

  中国人口大摸底

  ●600万普查员如何十天完成13亿人的调查

    ●调查隐私如何保护

    ●80亿财政投入能否突破漏报难题

    ●人口数据能否“解密”中国明天

  汪时锋

  [ 与2000年的“五普”相比,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加剧、利益多元化、社会心理变化,都给此次人口普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

  从昨天零时开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然拉开了帷幕,中国在和平年代最大的社会动员就此展开。

  未来10天,约有600万普查员深入4亿多户家庭,对13多亿人口进行调查。普查的主要数据将在明年4月公布,所有数据汇总和深度分析将持续到2013年。

  在过去三十年中,“人口红利”曾经是形成“中国奇迹”的最大“推手”。但若干年之后,中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龄人口的高峰,也即将更为接近“人口红利”的拐点。

  在“十二五”规划即将来临的时刻,从政府的“善政”到政府同居民互动的“善治”,人口普查数据是回答“中国明天会怎样”等一系列带有“中国特色”标签问题的基础资料。

  解读人口变化密码

  每一分钟之内,大约30个新出生的中国人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在其后平均70余年的寿命中,他们的教育、工作、婚姻、生育、迁徙、死亡就构成了中国这样庞大国家连续的经济片段。

  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迁移随着城市的扩张而不断加剧,因此,数清13亿人口是读懂中国国情密码的一个基本的手段。

  对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普查员赵文英有着直观的认识。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在社区里面老年人越来越多,外来人口也在增多,而户口仍登记在这个社区的很多年轻人则已经搬走。以往凭借户口本就能找到人,但现在人和户口越来越对不上了。

  生活在北京市东铁匠营街道蒲安里第一社区的赵文英参加了第五、第六两次人口普查。浓缩在这个社区的人口变动特点正是中国整个社会所正在经历的两项巨大变革:老龄化和人口迁徙。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有14533万外出农民工。这意味着,每年有相当于俄罗斯全国人口的农民工在中国境内作为重要的劳动要素进行流动。

  另一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制定了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仅仅10年后,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就开始低于更替水平,至今仍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

  出生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人还记得读书时学校里面有很多60~80人的大班,但现在,40人以上的班级设置已经很少见了,这就是出生人口减少的一种表征。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就显示,仅在2004年,全国有大约4.10万所中小学被关闭停办,因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近两年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与中小学关闭停办相对应,中国的养老院似乎已越来越多。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已开始抬头。以“老龄化”较为突出的上海市为例,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15.7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2.5%,而当年全国这一指标的数值也达到了12.5%左右。

  新生人口增速下降可能意味着学校、教师资源的重新搭配,可能意味着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再次改革,老年人口的增速提升则意味着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养老金、医疗、康乐服务以及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但资源如何在时间和地域上配置都有赖于普查所提供的人口结构信息。

  赵文英是社区负责人,也是温家宝总理口中的“小巷总理”。赵文英对记者说,如果政府在了解普查后能进一步完善一下他们社区的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就是她的一大愿望。

  而此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也是查清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按照设计,人口普查获取的各类信息最终还会使每个参与普查的人受益。比如,分小区域分年龄的人口数可以告诉我们在一个地区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顾,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规划学校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可以告诉我们哪一类人群就业有困难,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