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 > 观察与思考

未来龙港:宜居宜商宜创业

来源:《观察与思考》杂志
2010年11月02日17:20

  未来龙港:宜居宜商宜创业

  2010年6月23日,国务院参事车书剑等一行8人降落在温州永强机场,奔赴苍南县龙港镇等5个“镇级市”试点镇,专题调研温州市强镇扩权的改革进展。

  几乎与国务院参事调研的同时,龙港镇已开始编制新一轮的十年城市规划。他们提出了以建设“鳌江流域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龙港从经济强镇向现代化城市转型升级。

  新老城区的有机更新

  如今,试点镇的“镇级市”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各项改革措施正在稳步推行中。

  就在改革刚刚起步,龙港、鳌江等5个试点镇就不约而同地转身向城市,把目光聚焦在一点:除管理体制的扩权之外,以现代化小城市为目标的“镇级市”,应有跟得上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城市规模和功能。

  2004年的浙江省政府《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培育龙港、鳌江组合城市,使龙港、鳌江成为以工业和商贸为主的现代化组合型港口城市。在此基础上,苍南县根据温州市“一港三城”发展战略和《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总体要求,在苍南县的东部地区进行江南海涂围垦,打造临港产业新城。

  “我们已邀请中国城市规划院深圳分院对龙港的未来城市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整个方案估计会在今年年底定型。”龙港镇长王忠秀说道。

  观察记者站在江南海涂围垦东塘舟巴艚堤上,远远望去是一片正待开发的泥地,通向海边,不见边际。

  “江南海涂围垦工程总长为13.1公里,工程大坝预计在今年年底合拢。”一位龙港镇的工作人员告诉观察记者。

  根据规划,临港产业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59.75平方公里,通过10年的努力,到2016年底,将这里打造成42万人口、工业总产值可达1000亿元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宜居、宜商的现代滨海新城。

  龙港镇常务副镇长曹庆植对观察记者说:“龙港正处临港产业基地的几何中心,根据规划,未来临港产业新城的核心区就在龙港;同时土地是海涂围垦起来的,基本上属于国有性质,不涉及土地指标问题;还有这里几乎没有居民和房屋,也不涉及拆迁问题。”

  在龙港通往未来宜居宜商宜创业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道路上,这块几乎“纯净”的土地是个绝好的“助推器”。

  但如何建设未来宜居宜商宜创业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还得回到龙港人自己身上。

  “我们将新城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有机更新结合在一起。”一句话道出了龙港人在城市建设上的远见。

  “目前老城区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不好,人多车多,20年前建设的街道已经用到极限了。”曹庆植说,“老城区是80年代规划建设的,那时不会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的人和车。”

  曹庆植站在镇政府办公室里往外看,林立的居民楼还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狭小的街道穿插其间,有些已经严重破损;人力车、摩托车和私家车争相抢道,车堵车,声浪嘈杂。

  在龙港,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反思:诸多新建的居民楼与工厂厂房毗邻而居。这种商居相杂的布局,也暴露出龙港在城市规划上的不足。

  老城区的有机更新如何与临港产业新城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的思路是:根据目前老城区人多、商铺多、路窄,不适宜大拆大迁的实际情况,将老城区的主要商业街区改造成国外的商业步行街的模式;同时在新城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地把工业企业搬迁到规划指定的区域。这样既建设新城,又不耽误老城区的有机更新。”王忠秀说道。

  根据未来十年的城市规划设计,按照“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格局,龙港将建设8平方公里的新中心区。规划中的污水处理工程、城区燃气管道、引供水工程、体育馆、三甲医院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意在完善城市功能。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印刷等支柱产业的聚集、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曾经的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的诞生和发展;龙港这一未来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工业的支撑。

  “未来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必须合理布局相关产业,同时作为一个盛行经商文化的温州城市,以宜商为要,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在量和质上的同时进步。”一位浙江大学的教授说道。

  “龙港以前是‘重工业,轻商贸’,与‘二产’相比,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是比较滞后的。”一位镇领导告诉观察记者。

  2009年,龙港商贸服务业产值30多亿元,只占龙港整个经济总量的30%。龙港商贸服务企业共有989家,其中有189家规模以上的商贸企业,另外还有16800多家个体工商户。

  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在国际上是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的城市化率高低的一个关键数据。“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三产’的巨大作用。最近几年,单单商贸这一块的财政收入每年就增长8000万左右。今后要在做好商贸规划的同时,做大市场,把中国礼品城、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等做大做强。”龙港镇副镇长方崇亮表示。

  在建设新城的过程中,龙港将重点发展金融贸易、商务、会展、文化旅游等产业,努力建设现代化商务区。“估计在明年元旦左右,龙港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将开业纳客”,占地130亩的龙港国际文化广场也即将开工建设,规划中的商业综合体将成为龙港高端城市综合体社区……这些商贸项目将在龙港的未来蓝图上画上浓重的一笔。

  商贸等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属于未来的龙港,印刷等工业的转型升级正在进行时。

  2010年10月15日,2010年中国(龙港)印刷与礼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龙港国际印刷工业博览会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此次的博览会上,世博特许印刷与礼品系列展示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眼球。

  “这次印博会,大约有来自美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20家参展商与会,目前达成意向交易额约2.3亿。”本次印博会的主办者介绍道。龙港人希望通过印博会来展示龙港在印刷、礼品等产业上拥有的完整产业链和先进生产开发能力,同时吸引全世界对龙港的关注和人才的引进,促进印刷等产业的转型升级。

  龙港在工业上如何转型升级,才能与未来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王忠秀告诉观察记者:“龙港将促进印刷等支柱产业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同时引进和发展与印刷等相关联的产业,在工业上支撑起龙港的城市化,建成宜居宜商宜创业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

  着力于幸福指数的提高

  强镇扩权理念下的“镇级市”试点改革已经实施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龙港的普通市民对“镇级市”是如何理解的?

  观察记者在龙港镇的大街上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得到了如下的回答,“孩子能跟城里的孩子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这才是最大的实惠”;“希望能够和市区的医院一样,有高水平的医生来坐诊,不用动不动就往市区跑”;“希望政府解决下户口问题,外地居民和本地居民在社会保障上的差距很大”……

  这是普通市民对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渴望,也是对城市化建设的渴望,更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直观理解。

  “中国今后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建成更多生活质量有保障的小城市,‘镇级市’的出现是其重要一步。”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教授如此评价。

  龙港本是一个移民城镇。伴随着龙港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地务工人员慕名而来。“外来务工人员估计有十三四万,大概占龙港总人口的1/3。”曹庆植告诉观察记者。

  外来务工人员现在龙港工作生活得如何?多位龙港的私营企业主和外来务工人员告诉观察记者,“在龙港印刷企业工作的普工工资大概在1500至2500,企业缺技工,懂技术的工人工资就没有上限”;“我现在还是学徒,3年了,1800的月工资也没变过”;“压力是比较大的,我和我老婆的月工资加起来有5000,开支也大,现在就怕小孩生病”。

  看起来还不错的工资数额,但在物价较高的龙港,外来务工人员只能维持日常的生存。

  “外来务工人员为龙港的建设发展付出了众多的血汗,现在享受到的福利还是比较少的。我们提出了‘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城市建设目标,要把过去欠的债都还上。”龙港人在不断地反思。

  2010年8月31日,龙港影剧院通过了专家的验收。由此产生了温州地区第一个城镇全数字化放映的影院,全国第一家村办3D影院。

  自7月22日试放映以来,龙港的观众已先后欣赏了包括3D影片《深海探奇》、《怪物史瑞克4》、《最后的风之子》等在内的近20部影片。

  “3D电影院是个点缀,我们现在筹划建造一座体育馆和图书馆,丰富龙港人的业余生活,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同时也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曹庆植对观察记者说道。

  在“镇级市”试点的改革下,龙港在迈向未来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

  龙港目前正在进行“以临港产业新城为核心”的新城建设。宜居宜商宜创业的标准将贯穿于整个新城的建设过程,也是龙港建新城、完善老城的一个目标。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提供更周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丰富城市的内涵,真正使得龙港的明天,宜居宜商宜创业。 ■

  

(责任编辑:new2)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